第2期丁巧风ldquo名师rd

专科白癜风医院北京哪里有 http://m.39.net/pf/bdfyy/qsnbdf/

主持人:丁巧风

成员:贺旭鸽贠亚维史文婷袁静

滑睿智陆旖旎陈亚玲李青

丁巧风“名师+”研修共同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坚持自主学习与名师的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使工作室成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学术知识,教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促进全体成员的快速成长,发挥“名师+”研修共同体示范引领作用。

教师简介

袁静,中教一级,本硕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现任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化学教师。从教7年来,执着教育,专注教研,连续多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所带班级成绩优异。年9月《初三化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方法初探》获全国中小学论文大赛一等奖;年9月《提高课堂参与度-关于初中化学理论课有效提问的初探》获全国中小学论文大赛一等奖;年9月被评为“高新区优秀教师”;年获“高新一中初中校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年获“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名校+首届教学能手”称号。

1

年12月1日上午,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名校+”教育联合体首届教学能手展示课暨丁巧风“名师+”研修共同体研讨活动顺利开展。研修共同体成员袁静老师执教的《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在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4号楼1层化学实验室精彩展示。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张振斌、贺三宁、姬文亮校长,校长助理李志龙,九年级教务主任许永升及其他级部领导和三个校区的全体化学老师共同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丁巧风“名师+”研修共同体所有老师参与了此次研讨活动。教室里,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分析引导。作为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名校+”教育联合体首届教学能手称号的获得者,袁静老师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一节教学能手示范课,更是一节化学实验教学研讨课。一、教学内容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气体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在已学过O2、H2制取的基础上,CO2的制取与其有许多相似之处。教材给出了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原理、确定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CO2和O2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仪器,由学生自己来组装制取CO2的装置,并利用装置制取CO2。因此,本节课重在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此之前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这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而制取气体实验又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本节课在初中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主要研究的是CO2的实验室制法,CO2的制取是九年级学习的第三种气体的制取,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O2和H2的实验室制法,但未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上好本节课对学生今后研究其它气体的制法,提高实验技能及探究能力有深远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迁移并研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药品、反应原理、装置等问题,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2)会设计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3)知道二氧化碳检验、收集、验满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过程,会灵活运用现有仪器自主设计实验装置,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通过分组实验,训练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法,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进一步学习归纳和演绎等科学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品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装置选用。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的选择,及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的确定。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分为引入;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选择;实验室制取CO2的步骤;CO2的检验与验满及小结5个环节。环节一:这节课首先播放了周杰伦的歌曲《默》视频,并通过干冰实验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感受到二氧化碳的神奇和有用,借此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好奇心。接着让学生尝试写出实验室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并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让学生根据条件讨论,所给方法是否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既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复习,又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及主动评价他人的观点。环节二:结合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条件,通过分组实验,对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实验与观察来进行药品的选择,通过讨论,总结出药品选择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结合学生自己的直观感受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之一。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及观察与表达能力。环节三: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的回顾,启发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进行选择并利用所给的仪器进行组装,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合作探究意识。环节四:引导学生对实验步骤进行分析,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进行验满与检验。环节五:通过对本节课的回顾,给学生一个脚手架,让学生来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突破了另一个难点。这节课紧扣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与实验操作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化学的学科特色----实验,让学生自己来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从选药品到组装装置,到最后的制取与检验和验满,都是学生自己在一步步完成,老师只是起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六、名师点评:武福平老师点评这节课是一节成功的课,能看出袁老师是非常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有四个亮点:1.精彩的导入新课。上课前播放周杰伦演唱的歌曲,看到舞台上用干冰产生的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把孩子们带入美的享受,接着老师也在讲台上用干冰模拟舞台效果一下把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世界,从而引入本节课要学的新知识——如何制备二氧化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2.严谨的教学流程。从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入手,探究药品的选择→反应原理→装置如何选择→检验和验满。充分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了孩子们学习化学的学科素养,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如何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更多的学会的是一种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中,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归纳整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提升,并从中获得新知。3.整堂课都始终以问题为引领,步步深入,充分调动孩子们思维高效学习。以探究体验获得新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主动参与、主动发现并探索,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孩子们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点燃了孩子们求知欲的种子。4.教师的个人魅力。袁老师与孩子们有很好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做到了老师是引领,学生是主体,孩子们在老师引领下不断探索获得新知,一节课下来给人感觉轻松愉快,滋润心田意犹未尽,“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徐金霞老师认为本节课重点突出,符合课程标准,时间划分合理,课堂上学生的生成较多,联系生活实际,并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学法指导。但在第一次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应强调控制变量的思路和方法。许永升主任认为本节课中老师对教材的挖掘透彻,思路清晰,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能将新旧知识很好地结合。课堂中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多,不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达到了全面育人的目的。贺三宁校长对袁老师的课给出了高度评价,认为本节课条理清晰,层次清楚,逐步深入,过程性实验好,学生动手能力好,课堂氛围很好。老师始终在启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思考,启动学生动手。教学相长,张弛有度,板书重难点突出,流程图清晰形象,教学效果很好。主持人简介

丁巧风,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高新一中初中校区东区化学备课组长,陕西省教学能手,西安市骨干教师,西安市教学能手,雁塔区教学能手,校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年主持了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市级小课题“微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获优秀课题,论文和教学设计多次获得一二等奖。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ngyinglianmeng.com/yqsy/68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