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氧气重点练

公益中科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169863.html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2.(·辽宁沈河初三一模)如图是硫和铁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是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甲中观察到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实验乙中观察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实验甲和实验乙中生成物相同,但是实验丙和实验丁的生成物不同

C.从四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接触面可以使反应更充分更剧烈

D.四个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集气瓶炸裂

3.(·广西南宁初三二模)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

B.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在体内与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C.氧气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单质、化合物反应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说明集气瓶中没有氧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红色固体

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6.有关氧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鱼儿说:“我能在水中呼吸,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B.火箭说:“氧气是我的燃料,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C.绿色植物说:“氧气是我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D.铁钉说:“我讨厌氧气,它会让我生锈。”

二、填空题:

7.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气体,把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把答案填在空格内。A是______;B是_______;C是______;D是_______。你能用符号把它们表示出来吗?试试看:A是______;B是_______;C是_____;D是_______。

8.A、B两图分别表示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请填空:

(1)A图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图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图中的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___________________。

9.(·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初三课时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其基本反应类型。

(1)淡黄色粉末状的固体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

(2)一种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其生成物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

(3)一种黑色固体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

(4)运动场上发令枪产生白烟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

10.(·全国)某同学对一个储气罐内存放的气体进行探究,过程如下:收集满两瓶气体,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且木条在甲中比在乙中燃烧更旺.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1)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写一条);

(2)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写一条);

(3)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

11.(·广东初三课时练习)如图是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逻辑关系图,其中左侧的圆表示氧化反应,右侧则表示化合反应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A的有_______,属于B的有_______,属于C的有_______.

①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②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③硫+氧气→二氧化硫

④三氧化硫+水→硫酸

⑤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三、科学探究题:

12.小亮通过学习知道了氧气的验满方法,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处,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了。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一定是纯氧吗?小亮对此展开探究:

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小亮又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集气瓶编号

收集的氧气占容器的体积分数(%)

10

20

30

40

50

31

33

35

37

39

34

带火星木条

微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很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复燃

很亮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3)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_______________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百分号内保留一位数小数)。

(4)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检验双氧水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时,往往难以复燃,这是因为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气所致,此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若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双氧水的最高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___℃以下。

(5)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例如:

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为①②⑤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_______________。

1.

C

A、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气体不会产生白烟,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氧气不具有可燃性,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Fe在Ⅰ中生成四氧化三铁、Ⅱ中生成三氧化二铁,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两者都是放热的反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2.

C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错误;B、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生成物都是二氧化硫,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能在氧气中燃烧,而纳米铁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从四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接触面可以使反应更充分更剧烈,故正确;D、实验甲和实验乙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空气污染,实验丙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集气瓶炸裂,实验丁中水的作用是作为反应物,故错误;故选:C。

3.

D

A.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此选项正确;B.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在体内与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此选项正确;C.氧气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单质、化合物反应,此选项正确;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集气瓶中可能没有氧气,也可能是氧气的浓度小,此选项错误。故选D。

4.

D

A.当氧气浓度小到一定程度时,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错误;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支持可燃物燃烧的性质,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错误;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一定要过量,以耗尽氧气,正确。故选D。

5.

6.

D

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氧气不易溶于水;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氧气是光和作用的产物;D选项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是正确的叙述;故选择D

7.

氧气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O2SSO2CO2

由“若将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判断D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由“A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又知“B可以在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结合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可推断A为氧气,B为硫,则C为二氧化硫,化学式分别为:O2,S,SO2。

8.

(1)吸收生成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2)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3)增大受热面积和增大与O2反应的接触面积

(1)S燃烧生成SO2,是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污染空气,A图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SO2,防止污染空气。(2)铁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产生黑色的高温固体,B图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3)铁丝绕成螺旋状是增大受热面积和增大与O2反应的接触面积。

9.

10.

(1)密度比空气大(2)支持燃烧(3)氧气

(1)两瓶集满的气体,木条在甲中比在乙中燃烧更旺且乙瓶口向下,其原因为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从而使该气体从瓶口逸出,使得乙瓶中的氧气含量较少,故木条燃烧时就不如甲瓶中的木条燃烧剧烈,故该气体物理性质为密度比空气大;(2)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能支持燃烧,故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支持燃烧;(3)因为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该气体可能为氧气。

11.

①③⑤④.

左侧的圆表示氧化反应,右侧则表示化合反应,A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B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C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①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②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不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③硫+氧气→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且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④三氧化硫+水→硫酸,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⑤木炭+氧气→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且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化学反应中属于A的有①,属于B的有③⑤,属于C的有④。

12.

《文学与化学》

创文学之巅峰!造化学之摇篮!

《文学与化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ngyinglianmeng.com/yqsy/72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