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实验都是一次奇幻之旅!
周末课外实践活动
探究蜡烛能否代替红磷
成为测定空气中氧气
含量的药品
孩子们在学习完初三化学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后,认真观察了老师的演示实验,对该实验现象、现象分析、实验结论、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结论小于或大于1/5的原因、剩余气体的性质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实验的一些改进装置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老师与学生继续深究:能否用其它物质代替红磷来完成这个实验呢?于是又开启了周末家庭实验小探究活动。
周末家庭小实验:探究蜡烛能否代替红磷成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药品?
年9月19日——25日,陕西省第六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段少科工作坊坊员,临渭区朝阳路学校冯晓敏老师、杨凌区第五初级中学金梅梅老师、咸阳市礼泉县实验初中洪莎莎老师、西安市第七十七中学张琳老师,积极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家庭小实验——探究蜡烛能否代替红磷成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药品?
一、孩子们实验过程
(一)所需材料
一根蜡烛、一个打火机或一盒火柴、一个碟子、一个玻璃杯或玻璃瓶、水。
(二)实验步骤
1.在碟子中固定好蜡烛,向碟子中装入水。
2.将玻璃杯扣在蜡烛上,观察玻璃杯中水面的高度,做记号。
3.把玻璃杯上面的空间5等份,标记号。
4.取走玻璃杯,点燃蜡烛,再将玻璃杯扣在蜡烛上。
5.当蜡烛熄灭时,观察水上升的情况,并做好记号。
(三)孩子们实验的部分视频
(四)实验现象
玻璃杯内的水面上升了,但没上升到杯内剩余空间的1/5处。
(五)现象分析
蜡烛燃烧需要氧气,杯子里的氧气被蜡烛燃烧消耗,导致燃烧的蜡烛缺氧而熄灭。杯子里的气体减少后气压会下降,这时外面的大气压将盘子里的水压入杯中,杯子里的水面自然就升高了。
蜡烛燃烧虽然消耗了杯子内的氧气,但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会占据一定的空间,使玻璃杯内外的压强变化不大,所以玻璃杯内的水面上升到高度小于1/5。
(六)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虽消耗氧气,但会生成气体,使玻璃杯内的气体压强变化不大,所以不能用蜡烛代替红磷成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药品。
二、后续思考
老师表扬了孩子们积极思考、动手实验的好习惯,又提出后续的思考问题:
1.继续实验
(1)蜡烛的根数增加后,对实验结论有无影响?
(2)蜡烛的高低,对实验结论有无影响?
(2)碟子里的水量增加后,对实验结论有无影响?
2.网上查阅资料
(1)蜡烛熄灭时,玻璃杯中的氧气消耗完了吗?
(2)水会吸收二氧化碳吗?如果加入其它一些药品,能否吸收二氧化碳吗?哪些药品可以呢?
(3)在该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木炭、硫粉、镁条、铁丝等能否代替红磷成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药品呢?并说明理由。
3.思考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药品的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2)除了燃烧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每一次实验都是一次奇幻之旅!同学们,加油吧!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去感受化学的趣味和魅力!
End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