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航航班急降7000米,氧气面罩脱落,

来源丨中国新闻网(ID:cns)

作者丨程春雨

“官方对CA航班氧气面罩脱落事件给出了专业答案:“在巡航阶段,飞机出现座舱高度警告”。对于为何是机组接受调查?中国民航东北管理局和国航均没给予明确回应。

今天,“国航航班事件开展调查”成为微博热搜词。国航CA航班氧气面罩脱落事件,被民航局称为“不安全事件”,正在接受调查。

声明

7月11日晚间,国航发布了一则简洁的声明。

“针对7月10日CA香港到大连航班发生的氧气面罩脱落事件,目前机组正在接受民航局相关部门的调查,如果调查发现机组存在违章违规行为,将以零容忍的态度对责任人严肃处理。”

声明很短,包含的信息量却很大。

为何氧气面罩脱落事件?为何是机组接受调查?并且,国航用了“零容忍”这样的表述?

答案

7月12日,来自中国民航东北管理局一则调查通报给出了部分答案。

“年7月10日,国航CA航班执行香港至大连航班任务。在巡航阶段,飞机出现座舱高度警告,机组人工释放了旅客氧气面罩,并实施紧急下降,于北京时间22:31分在大连机场安全落地,机上名旅客,9名机组成员,无人员受伤,飞机没有受损。“

这是官方首次,对CA航班氧气面罩脱落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陈述。

通报给出了氧气面罩为何脱落的专业答案:“在巡航阶段,飞机出现座舱高度警告”。

为何是机组接受调查?中国民航东北管理局和国航均没给予明确回应。

爆料

在调查结果没有公布之前,我们不可妄加猜测。但中国民航局出手,“迅速成立调查组,于第一时间开展调查”足见了事件的严重性。

据新京报报道,知情人士爆料,7月10日国航CA航班机组在飞行途中抽烟,误把两个组件当成再循环风扇关掉导致座舱释压,飞机宣布Mayday紧急下降;机组在发现问题后,打开组件增压并在氧气不符合适航条件下又重新上升到米高度继续飞往目的地。

网友在中新网微博的留言。

“机舱温度升高,整个空调系统好像停了。”一位乘客王先生说。当时机舱内广播通知:“飞机可能失密,正在紧急下降,请保持安静,系好安全带。”

民航数据软件Flightradar24显示,10日CA航班起飞约40分钟后,高度从英尺(约68米)在10分钟内下降到英尺(约米)左右,随后改平开始爬升,分别于英尺(约米)和英尺(约米)平飞一段时间后降落在大连机场。

危害

某航空公司的客舱乘务员手册显示,飞机高空释压会导致机上人员缺氧,身体较差的人,缺氧反应就更强烈。

低压缺氧下,人会出现发困、头痛、视力减弱、动作不协调、甚至可能出现虚脱、昏迷、休克等现象。

图片:截图自航旅纵横app

针对国航CA航班的情况,民航专家綦琦向中新网记者说:

1、高空客舱释压引起客舱氧气面罩释放脱落,容易引起客舱旅客的极度恐慌,会给旅客带来乘机出行的心理阴影。

2、突发恐吓有可能引发部分身体功能性旅客的疾病触发。

禁令

根据媒体的报道,这一事件发生的关键是“机组在飞行途中抽烟,并误操作。”

驾驶飞机一个技术活,事关整个航班旅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误操作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

网友在国航官方微博声明上的评论。

但“飞机上抽烟”却成为了网络热议焦点。因为,飞机上禁烟、抽烟的危害,是大众的常识。

年5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民用航空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就明确,在航空器内使用明火、吸烟、违规使用电子设备,不听劝阻的行为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处罚或被追究刑事责任,将限乘民用航空器。

其实,年12月30日,中国就发布了《民用机场和民用航空器内禁止吸烟的规定》,国内航线等民用航空器的客舱和厕所内禁止吸烟。并指出,“本规定同样适用于民航及驻机场部门的工作人员。”但禁止吸烟区域并未包括飞机驾驶舱。

年10月10日起实行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则要求,“任何人不得在按照本规则运行的飞机上吸烟”。

民航局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青少年白癜风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ngyinglianmeng.com/yqzl/32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