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破?要我说干脆不用破~继续下去,完全有这个必要!
都说爱吃的人性格都很开朗,因为爱吃的人喜欢动嘴,动嘴=动嘴皮子,所以话多,所以朋友多!
在中国,你们懂的,每个地区都有着其独特的小吃,已经成为一种当地的饮食文化,绝非只是在三餐之间填饱肚子而追求不饿的简单层次。
小吃已经是当地食材的最杰出代表,虽然食材千差万别,但是因为那种浓浓的乡情在里面,小吃绝对是在唇齿之间回味最为久远的东西。
就是因为太多太多,在这里能够介绍的就太少太少,推荐几种不能说是代表,只能说是小编自己的心头爱,看看能产生什么共鸣~~~
北京:
卤煮火烧
虽然有胃病,吃蒜会烧心,虽然怕长肉,肥肠却很诱人~~~小编每次都不能逃过的诱惑!
卤煮火烧,绝对堪称北京传统特色小吃,火烧和炖好的猪肠和猪肺放在一起煮,辅之以炸豆腐片、血豆腐、卤汁,加蒜汁、酱豆腐汁、香菜等辅料,使火烧透而不黏,肉烂而不糟,颇受北京人的喜爱。
我能说里面的肠子和肺头Q弹嘛~~~~
爆肚
天津和北京风味回民小吃的代表!
爆肚其实是个统称,它分羊爆肚和牛爆肚,牛爆肚分两种——牛百叶和牛肚仁;羊爆肚分9种——羊散丹、羊肚领、阳面肚板、阴面肚板、蘑菇儿、蘑菇儿尖、食信儿、葫芦儿、大草牙。
真的说,好的爆肚不需要你有好的牙口,因为火候掌握的正好,清脆可口,咬着绝不费劲!
好吧~~~~不说都熟悉的北方美味了吧~~~
来点稍微不一样的!
南昌瓦罐汤
“老板,来个汤,加个拌粉。”这一句,是南昌每日清晨的开场白。
而瓦罐汤就是南昌这个城市的味道。
瓦罐汤有一千多年历史,特点是煨制、密封,同时保留营养不流失!
把汤材洗净装进一个个带盖子的小瓦罐里面,略加点盐,加上水,一层层,或者叫一圈圈的放在瓦缸里面。晚上九点多,从下面开口里,放一盆烧得正旺的炭火进去,然后合上顶部盖子,下面的火口只留一小条缝隙。这就是瓦罐汤的制作工艺。
缸子里面没有氧气,煨制汤的罐内温度不超过度,一整夜的煨制保持不沸腾的特殊状况,保留了食材大部分的营养。
这就是南昌人绝顶美味的营养早餐。
粢饭糕
江,浙,沪一带的特色传统小吃,属油炸类糕点,因其做法也可称为油氽粢饭糕,南方其他地区称之为炸糍粑。粢饭糕外层呈金黄色,内层为雪白的软糯糍饭,咬起来喷香松脆。
感觉上你会觉得它像我们熟悉的炸糕,但并非炸糕,它不带馅儿,它可甜可咸,看你蘸什么酱料。但是那糯糯的口感,确实是让人们喜欢它的最重要原因!
苗族油茶
苗族待客的饮料。
味道大大超越的茶的范围!也不像藏族的酥油茶,它的味道更为丰富并且清香。
将油、食盐、生姜、茗茶倒入锅内同炒,待油冒烟,便加清水,煮沸,用木槌将茶舂碎,再用文火煮,然后滤出渣滓,把茶水倒入放有玉米、黄豆、花生米、米花、糯米饭的碗里,再放些葱花、蒜叶、胡椒粉和山胡椒为作料。
这么费时费事的一道茶,一定是款待贵客用的呦~~~~
大肠包小肠
堪称台式热狗~~就是历史比较短,从90年代才开始兴起的台湾特色小吃,但是却可以与蚵仔煎并肩起名了~~~可见味道不一般哦~~
糯米肠、香肠,通常都先经过炭烤,将体积较大的糯米肠切开,再夹体积较小的台式香肠,最直观的解释了“大肠包小肠”这个名字,最后再抹酱油膏等酱料。(注明:这里所谓的酱油并非咱们北方的酱油,而是味道浓厚发甜的黑酱油或是味道清甜的酱青)
西门酊的鸭肉扁
名不副实哦~~~她其实卖的的鹅肉,台湾的土鹅肉!没啥原因,因为鹅肉比鸭肉肥好吃呗~~~
正宗的狮头鹅,汤头清爽鲜美、肉质扎实而多汁,老板特调的红酱与黑酱,两种选择,吃起来都很美味。另外搭配汤米粉及汤面,是用数十只鹅熬成的汤汁,不加任何味精,就非常的鲜甜,与鹅肉是绝配。
胡椒饼
我应该怎么解释这种美味带给自己的享受呢~~~
简直就是口口都是就着口水把它咽下,边吃边流口水的经历你们有吗?
没有的话,咬一口胡椒饼就有了!
鲜香的葱花,细斩细切的火腿肉,调成咸中带甜的味道,再掺上一定量的胡椒粉和香聒。外皮除了像一般水煎包的“发面”之外,还要另外加进点“油酥”,以使饼面不过份酥脆,又不会老硬难咬。烤制方法是用木炭把炉子侥热、铁板侥红,取出炭火後把饼贴在缸壁上,经过十余分钟,阵阵香气扑鼻,胡椒饼呼之欲出了。
跟黄桥烧饼完全不一样的,要趁热吃的,别说给谁带点回家,味道就完全变了!出炉别怕烫,多垫几张纸,趁热咬出油来才叫香!
长叹一口气吧~~~
列举小吃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回味着美味却吃不到~~~
我怎么吃死在碗里的想法都有???
新世物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