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间站氧气100再生,水95闭合

你知道吗?在太空中,航天员的呼吸和饮水都是靠一种神奇的技术来实现的,那就是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让空间站的氧气和水资源实现高效的再生利用,为航天员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最近,我国空间站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技术是保障航天员在太空环境里生存、生活和工作的基础措施,用于在太空密闭环境中为航天员创造基本的生活条件和适宜的工作环境。这包括了氧气、水、温度、湿度、压力、二氧化碳、微量有害气体等多个方面的调节和控制。其中,氧气和水是最重要的两个资源,也是最难以补给的。如果要依靠地面的补给,每年需要上行6吨的物资,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成本高昂。因此,实现空间站的氧气和水资源的再生利用,是提高空间站运行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的关键。

我国空间站环控生保团队经过55年的不懈努力,成功研发了载人航天器三代环控生保系统,并圆满完成了15艘“神舟”飞船、5艘“天舟”飞船、2艘“天宫”目标飞行器、5套“飞天”舱外航天服以及“天和”“问天”“梦天”空间站三舱组合体环控生保产品研制任务。特别是空间站任务启动以来,该团队相继攻克了电解制氧、二氧化碳去除、微量有害气体去除和水处理、尿处理等世界技术难题,环控生保系统成功实现了由“补给式”向“再生式”的转换。

据介绍,目前中国空间站环控生保六大再生系统稳定运行,空间站氧气资源%再生,水资源闭合度提升到95%以上。这意味着,在太空中,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可以被转化为新鲜的氧气;他们排出的尿液可以被净化为可饮用的水;他们洗澡和洗衣服产生的废水也可以被回收利用。这样一来,每年可以节省6吨的上行补给物资,相当于一个中型客车的重量。这些再生系统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保障了航天员的健康和安全。正如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蔡旭哲所说:“尤其是再生生保产品的稳定运行,让我们在太空中可以呼吸到源源不断的新鲜氧气,喝到充足的水。”

我国空间站环境生保六大再生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那么,这种再生技术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再生技术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太空中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要依靠地面的补给,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和物资,而且需要频繁的发射和对接,这样会增加飞行的风险和难度。而如果能够利用再生技术,将航天员排出的二氧化碳、水汽和尿液等废弃物回收利用,生成氧气、水和食物等生命必需品,就可以大大减少对地面的依赖,延长空间站的运行时间和航天员的驻留时间,提高空间站的自主性和可持续性。

再生技术可以保障航天员的健康和安全,提高舒适度。在太空中,航天员面临着多种不利的因素,如失重、辐射、噪音、孤独等,这些都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影响。如果能够利用再生技术,为航天员提供新鲜的氧气、水和食物,净化舱内的空气和水质,调节舱内的温度、湿度和压力,就可以改善航天员的生活环境,减轻他们的负担和压力,增强他们的抵抗力和适应力。

再生技术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拓展人类的视野。再生技术是一种综合性、前沿性、创新性的技术,它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需要解决许多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研究和应用再生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地探索新的原理、方法和手段,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和交叉。同时,再生技术也为人类探索更深远的太空提供了可能性。如果能够实现完全闭合循环的再生系统,就可以让人类在太空中长期生存,并向其他行星甚至恒星系进发。

再生技术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技术,它不仅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愿望。我们应该为我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并期待未来更多更好的科学技术突破。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ngyinglianmeng.com/yqsy/98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