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宇宙中的星体,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因此,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于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极其重要,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我们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冰或者水蒸气,铁在潮湿的地方会生锈,木材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像水变成冰或者水蒸气,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冰和水蒸气都是水,只是状态不一样,冰是固态的水,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打个比方,一百块钱,撕成两半,它还是一百块钱,把它粘起来一样可以买东西。像铁生锈,木材燃烧,这种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铁是一种物质,铁锈是另外一种物质。木材燃烧后的木炭也不再是木材。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的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它物质,还伴随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上述可观察到的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例如,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而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通常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汽油可以燃烧,说明汽油具有可燃性;助燃性,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毒性,煤炭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严重时可致死亡;稳定性,我们经常喝的可乐、雪碧里面含有碳酸这种物质,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打开可乐后里面会冒气泡,其实就是跑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腐蚀性,浓硫酸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说到浓硫酸,在这里提一件事,年7月13日,在英国首都伦敦,短短72分钟内发生了5起浓硫酸毁容事件,很可怕,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它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可以简单地记为色态味,比如通常状态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水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金刚石的硬度很强,是世界上硬度最强的物质,它的绝对硬度最高可以达到,而铁的绝对硬度一般最多在五六十左右;我们知道钨的熔点很高,有摄氏度,可以用作灯丝,但它还不是最高的,最高是一种铪的化合物叫五碳化四钽铪,熔点达到了摄氏度,可以用作火箭的喷嘴。一般水的沸点是摄氏度,氧气的沸点是负的摄氏度。说点有趣的,在地球上,密度最大的是金属锇,它的密度为22.5×kg/m3。但是在茫茫的宇宙中,金属锇简直是“密度家族”中的小不点。白矮星,个子不大,密度却大得惊人,为3×kg/m3,大概是锇的万倍,水的密度是1×kg/m3是水的几千万倍。那白矮星是不是密度大王呢?不是,还有更厉害的。中子星的密度高达1×kg/m3,也就是说,一块火柴盒那么大的中子星物质,有大概几十亿吨的质量。宇宙中还有一种新天体,密度比中子星都大,它对其他物体的吸引力非常强,只要吸引就会被它吞没,甚至连光也不放过,因为它不发光,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形象的名字叫“黑洞”。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着变化。例如,在标准大气压强,也就是千帕的时候,水的沸点是摄氏度,但是,在空气比较稀薄的地方,比如青藏高原,水的沸点会降低,在那里用水来煮饭可能就煮不熟了。物质有什么样的性质,那它就有什么样的用途。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酒精可以作为燃料,石墨可以用于制造笔芯等等。对物质性质的学习,一定会使你对身边的物质世界有更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