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上一讲,我们了解了由元素符号和数字组成化学式。这些符号背后所蕴含的化学意义,我们经过初步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开始稍微了解一下化学方程式。这一部分内容将是我们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过后的一大重点与难点。
01
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就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如上图,可以用球形模型来表示水在高温情况下分解为氢气与氧气。
我们也可以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
通过文字表达式,我们可以清晰看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但是,却无法体现出数量关系!
于是乎,化学方程式就出场了!
如上图所示,每两个水分子可以在高温情况下分解产生两个氢分子和氧分子。
可表示为:
我们可以看出,反应物“水”用其化学式“H2O”来表示,而生成物也分别用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式“H2”、“O2”。并且在化学式左边添加化学计量数“2”、“2”、“1”来标识反应过程中各微粒的个数比。
视频:化学方程式来源:乐乐课堂
02
化学方程式能反映出哪些信息?
化学方程式,不但能表示出化学反应中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而且还能表示出微观个数,以及通过相对质量来计算出质量关系。以水分解为例:
(1)宏观角度
水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2)微观角度
在高温条件下,每2个水分子能分解产生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3)质量角度
由于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两个水分子的相对质量为36;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则2个氢分子相对质量为4,;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因此:
在高温条件下,每36份质量的水能分解出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视频: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来源:乐乐课堂
03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
这个问题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了,现在我们暂不详细讲解。如果有兴趣的话,同学可以看看以下视频,或许有帮助!
视频: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来源:乐乐课堂
OK
大家了解了吗?
如果有什么问题,
可以随时留言提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