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抽烟引爆氧气瓶炸伤护士医院辟谣

来源:澎湃新闻护理时间

针对“患者家属救护车内抽烟致氧气瓶爆炸伤护士”事件,3月21日,医院党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网传与事实不符,氧气瓶系意外爆炸,目前护士正在烧伤科治疗,病情稳定。

清远当地朋友圈消息截图显示:一名患者家属不顾劝告,执意在开着氧气的救护车上抽烟,导致氧气瓶爆炸,医院急诊科的一名男护士被烧伤。

医院党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3月18日晚9时许,在该院急诊楼南区出口的救护车停放处,一名值班护士为救护车氧气瓶充氧时发生了一起氧气瓶意外爆炸事件,当时产生了一团烟雾,负责充氧的护士被灼伤。该名护士立即撤离现场,目前在烧伤科治疗,病情稳定。氧气瓶系意外爆炸,不存在病患家属吸烟造成氧气瓶爆炸的情况。

院前急救:用氧安全不容忽视

氧气是助燃气体,氧气瓶及供氧装置在贮存、使用中,违反操作流程可能引起爆炸、火灾。

而院前急救用氧存在管理制度不严,缺乏安全意识等问题,需相关人员严格遵循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保证运行环境的合理,还需掌握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安全管理要求,以保证能够安全用氧。如:

1.定期检修。例如,减压器是一种自动弹簧减压装置,氧气自筒内流出时,经过此减压装置降低其压力,若车上震动颠簸,使氧气表失去减压作用;用胶布在减压器上缠绕、氧气表老化、灰尘堵塞等都可导致减压器失灵、引发爆炸。

因此应严格遵守定期检修制度和规范技术操作流程,防范于未然,当发现故障及时通知设备科进行检修。

2.加强安全意识,医护工作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四防」的安全教育。此前曾有报道在使用高浓度麻醉机面罩给氧时用电除颤,导致起火。

院前急救更要重视「四防」,如抢救患者中电除颤时,暂时移开吸氧装置或关闭氧气源,除颤中尽量保证电极板与胸壁紧密接触,施加足够的压力及足量的电糊,避免发生火花。

3.急救物品要配备齐全,做好用品消毒工作,急救途中要适当开窗通风,减少陪人,保持车内空气新鲜。

诚邀

还没有







































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白癜风十佳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ngyinglianmeng.com/yqsy/22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