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是我们主要的肉食之一,而且在买鱼时,我们大都会买新鲜的,而新鲜的鱼就意味着我们要有“杀鱼”这个动作。经常买菜的小伙伴应该都有类似的经历,那就是从市场上杀的鱼,内脏都掏空了,结果拿回家要做时,鱼突然跳了起来。而且有些不喜欢吃鱼头的小伙伴,会将鱼头单独的剁下来,但是,即使剁下来的鱼头的嘴巴依然一开一合的动。这到底是什么原理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鱼的呼吸要想活着就离不开呼吸鱼是一类水生脊椎动物,其下有两个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这两个纲的主要区别就在于骨头的软硬,相对来说,软骨鱼纲的种类和数量要少于硬骨鱼纲,我们常见和常吃的鱼基本上都是硬骨鱼类,而软骨鱼纲我们比较耳熟能详的就是鲨鱼和魔鬼鱼了。不管是软骨还是硬骨鱼纲下的成员,它们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都是非常接近的。除了硬骨鱼纲下的肺鱼外,其他鱼类都是靠鳃呼吸的。鱼在呼吸时,靠的是嘴巴和鳃部同时的张开,此时鳃部的膜可以防止水从鳃进入体内,所以只有鱼的嘴才能进水,而出水时,是靠闭合嘴巴将水从鳃部挤出去,此时鳃部的毛细血管小叶就会吸收水中的水溶氧。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呼吸。由于不同鱼类鳃的缝隙大小不一,相对来说,缝隙较大的鱼,需要的氧气量就多,而缝隙较小的鱼,需要的氧气相对较少。这也是为什么离开水的鱼能存活时间长短不一的主要原因。弄清了鱼的呼吸,我们再来看会问题本身既然是被杀的鱼,那一定是离开水的。所以,无论是哪种鱼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都是离水,无法呼吸的状态)。既然都无法呼吸,那么,鱼能存活的时间就由它鳃部的缝隙大小决定了,换句话说就是由对氧气的需求量决定了。当鱼头被剁掉之后,它的呼吸系统本身就是失效的。既然还存活,就证明它的鳃部缝隙较小。比如白鲢鱼的鳃部开合较大,所以离开水后,它会在3分钟内死亡,而鲤鱼的鳃部开合较小,所以它能在无水的环境下生存20分钟左右。因此,即使剁了头,它也没有改变呼吸的情况,整个生命体靠的是自身的氧气来延续。但是,由于缺氧,鱼会本能地开合嘴巴来进行呼吸,这是鱼被剁了头也会动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机体的活动离不开神经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灵活的运动,是因为大脑控制神经系统的结果。鱼虽然也有大脑,但是它的大脑非常小且简单,简单到连大脑皮层都没有,而且它的大脑还缺乏一种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感受器。因此,鱼是没有痛觉的。当把鱼头剁掉之后,它的大脑不会有头和身体已经分离的认知,再加上鱼本身的神经系统非常的简单,所以,它还是会像往常一样,通过开合嘴巴来进食和呼吸。除此之外,鱼也是有心脏的,而它的心脏并不是在腹部,而是在鳃部附近。因此,剁了头,鱼的主要器官:心脏和呼吸器官都还在。所以在缺氧而死之前,它会一直保持活力。小结:由于鱼的各项器官都比较的简单,而且大脑甚至连感受器都没有,所以即使将它的头砍下来,它也不会有疼痛的感觉。而且既然是离开水的环境下,鱼的本能是要呼吸的,但是,由于缺水,呼吸失败,它只能靠消耗自身的氧气存活,这与剁不剁头没有关系,等到体内氧气消耗殆尽,它也就不会再动了。自然界中还有没有类似这样的生物?答案是肯定的。在昆虫纲下的所有动物几乎都有头、体分离存活的能力,比如把苍蝇的头揪掉,它依然可以风行,把蟑螂的头拿掉,它照样能够存活7天左右,把蛇头砍掉,蛇头照样可以咬人,而蛇的身体照样可以蠕动等等。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生物的构造比较简单,它们的行动与大脑关系并不大,而是靠本能的条件反射。总结鱼头、体分离后之所以能活,是因为它们的神经和大脑都比较简单,且关联性差,当切断后,它们的神经还是会本能的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的时间长短与其缺氧生存的时长有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