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局游客黑名单发布,我们河南人不再

“赞河南!我在百度看河南”征文活动已圆满落幕,奖品及奖牌也已于国庆之前快递方法给各位获奖选手。在此,感谢各位选手的积极参与。

在咱们选手的笔下,我河南多姿多彩,婀娜多姿,小编遍忍不住挑选几篇与大家分享~

话不多说,来看今天的推荐吧~

9月23日中国大妈因违规携带苹果入境被拦而大闹悉尼机场,再一次引发了国人对不文明旅游的讨论,由此笔者联想到了前不久国家旅游局发布的19起典型不文明行为和20名游客黑名单。

旅游本来是放松身心,缓解生活工作压力的重要方式,但近年来各地频现的旅游不文明行为和由此引发的讨论,又让“旅游”这个词充满了各种色彩。同时笔者希望将本文献给天下所有河南人,"不文明“的黑锅我们不能再背了!

1马上就是十一黄金周了,旅游业也即将进入井喷期。

在中国“大人看后脑勺,小孩看屁股”的旅游体验中,每一个旅游的参与者都是心塞而无奈的在游览着祖国的大好风光。

今年国庆节又会冒出多少旅游不文明行为?又有哪些省份的人会被列入旅游黑名单?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为一名河南人,笔者是怀着无比忐忑的心态查阅了国家旅游局近日公布的首批黑名单中提到的20名游客,查完之后,笔者深呼了一口气,脸上却露出了喜色,因为这首批20名不文明游客中没有咱们河南人!

想必全国的网友看到此标题时,也习惯性的认为:国家旅游局发布首批纳入黑名单的20人中肯定得有河南人,但是仔细看看,这20人的名单里,的的确确没有河南人!也请前段日子侮辱河南人的主持人胡伟瞪大眼睛,读个上千遍,这里面到底有没有河南人?

这20人名单分别是:江苏游客王声(男)、安徽游客张艳(女)、北京游客周跃(男)、陕西游客李文春(男)、辽宁游客华玉敏(女)、王玉珏(女)、四川游客唐代东(男)、肖燕(女)、刘鹏(男)、重庆游客赖素芳(女)、王海燕(女)、湖南游客黄建魁(男)、上海游客荣嘉欣(男)、 四川游客施骜(女)、高自祥(男)、袁秀芬(女)、湖北游客杨志方(男)、云南游客杞在福(男)、黑龙江游客康玉山(男)、戚昕光(女)。

这其中有辱骂殴打导游的,有干扰航空安全的,有攀爬损害景观雕像的等等,都在社会上引起了恶劣的影响。

被国家旅游局纳入黑名单的20个人分布在全国13个省和直辖市,有意思的是北京、上海、江苏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竟然也出现了出格不文明游客。有人说经济越发达,人民的素质越高,笔者认这是一个不太准确的说法,用经济水平来衡量人民的文明水平一种“流氓意志”的行为,有钱的不见得是道貌岸然的君子,贫苦的也不会草菅人命的强盗。

2

长期以来,河南人的形象被恶意的诋毁和嘲弄,

就因为外界所谓的“河南人经济不发达,人口多,底子薄”。

似乎整个社会的负面新闻都和河南人有关。尤其是在发达城市,一提到河南人,人们的表情和态度马上会出现极大的反差。

类似“河南人野蛮”、“河南人粗暴”、“河南人不实诚”、“河南人和马蓉一样不要脸”等等。所以当笔者看到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人黑名单中竟然没有河南人时,竟然莫名的从内心深处产生了兴奋感。此时此刻,笔者就像一名误判多年的罪犯被平反后无罪释放那一刻一样,激动的热泪盈眶,久久不能释怀。

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末,在青海省西宁市,一个小商店挂出一条横幅:“处理河南坏蛋,每斤一毛钱”。有河南人前去抗议后,店方改为:“处理河南蛋,每斤一毛钱”。再遭强烈抗议,后改为:“处理河南坏鸡蛋,每斤一毛钱”等等。

这种刻意的侮辱显然是低级而又无聊。另一个不无恶意的传说是,当年每当陇海线的火车进入河南,列车员就会提醒乘客“列车已驶入河南境内,请广大旅客提高警惕”。而嘲弄河南人的“段子”大规模流行,则开始于年代中期,针对河南的地域歧视由此开始明朗化,规模化。

河南人之所以被“妖魔化”,表面看来似乎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发生在河南的一系列丑闻震惊了全国:棉花掺假、洛阳大火、输血感染艾滋病、克扣民工、黑砖窑事件等等有关,实际上这些负面新闻让河南丑陋的一面在媒体上曝光的频率,远远超出了其他省市,长期的舆论印象和新闻恐慌,让河南人的“妖魔化”被越描越黑。

如今,20年过去了,河南人的形象在全国人民心中为何依旧没有改善?全体河南人肩上背负的这一口沉重的黑锅何时才能卸下去?

年8月14日17点05分,新浪微博认证信息为“第八届全国电视主持新星风采展示活动全国总决赛大学组金奖”的胡伟发微博称“马蓉这种女人真是不要脸,跟河南人一样。”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微博很快激起了广大河南网民的抵制和反对,要求胡伟公开向河南人道歉。翻看胡伟的微博,发现他对河南人的诋毁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一个小小的主持人竟然对河南人有这么深的成见。

河南人到底怎么了?为什么20年后的今天,依然还有人对河南人充满偏见?河南,古称中原、豫州、中州,简称“豫”,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这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全国的八大古都,其中有四个(洛阳、安阳、开封、郑州)在河南,这是历朝历代的兵家必争之地,这是有着丰富文化旅游资源的大省,这是祖国的心脏。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末,河南省总人口为万人(全国唯一人口过亿的省份),占全国人口总数近十分之一,全国排名第一,相当于北京、上海、天津、宁夏、青海、西藏、新疆、海南这些直辖市、省和自治区的人口之和。

4作为人口大省,教育公平一直是河南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晚卧夜半,早起三更”,这是百万河南学子备战高考时状态,即使是笔者这些已经工作多年的人,回忆起“奋斗的那几年”,累、辛苦、坚持……都是一定用得上的词句。人口多、教育资源不足,几乎每年的两会上,都会有代表提出这个问题,然而这么多年下来,虽然稍微有所改善,但是根本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教育公平是一个大的话题,里面包含招生指标、高层次人才、博士点建设等多个方面,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河南都是吃亏的。全国39所“”高校,河南没有一所;所“”高校,河南仅有1所;等于全国个优质教育资源品牌里,河南只有一个。

笔者曾接触过一个高考成绩多分的学生,因为身在河南,所以没有办法被本科院校录取,大专三年毕业后,依旧找不到好的工作,现在北京建工工地打工。而相同的分数,在北京完全可以上一个名牌的本科院校。“寒门很难出贵子”,教育资源的缺乏,造就了无数优秀的河南娇子沦为他乡的游子。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河南青年人选择了外出务工,也让外省人们越来越密集的接触到了河南人。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河南的劳务输出体量也在逐年增大。

建筑工、保安、保姆、小吃摊贩、打工仔等等组成了庞大的河南务工人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全国每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都能看到河南人的影子,这些城市的每一步现代化进程都包含河南人的汗水和血泪。如果没有河南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会倒退一大步;如果没有河南人,全国人民会饿上肚子,国家粮食安全就无法保证;换句话说,假如河南省的粮食产量出现大面积减产,将会直接影响全国的粮食价格和数亿万人的生活;如果没有河南人,你想吃一碗烩面,吃一个鸡蛋灌饼都找不到地方。

俗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么多的河南人,难免会出现个别的害群之马。新闻媒体恰恰愿意报道这些负面新闻。就像一个大林子里面什么鸟都有一样,河南也会出现不好的鸟,唯一不同的是,河南的林子太大,鸟的数量太多,就概率而论,坏人出现的可能性就比其他省份高。

就拿首都北京来说,常住人口三千万,不足河南的三分之一,换句话说:河南人出现负面新闻的概率是北京的三倍,这不是由人口素质决定的,这是由人口基数决定的。例如只有万人口的青海有一人犯罪的话,按照比例河南就会出现25个罪犯。

干的最苦最累的活,落得最差最不好的名声,被冤屈的外地河南人“身在他乡不是客,活在他乡很心酸”。没有社会保障,没有教育资源,没有信任感。即使在大城市定居并取得当地户口的河南人,一旦做出不文明的事件,也会被媒体爆出“他们是河南人”。

有关数据显示河南的犯罪率并不高,在全国属于倒数,只不过媒体热衷于报道河南人的丑事和坏事,给河南人造成一种错误的舆论印象。

5当然,河南人绝不会轻易接受这种妖魔化的的定位

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河南人用实际行动证明着河南人的形象,有的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

年5月14日深夜,浙江平湖一女子跳河轻生,河南周口打工青年胡浩强、陈庚奋勇跳下,将她送到岸边。目击者说,女子上岸本能一蹬,精疲力尽的两人被冲向河心,再没上来。遇难时,他们分别只有20岁和18岁,被授予“见义勇为”称号。此新闻一出,引起了国内多家媒体的







































白癜风图片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ngyinglianmeng.com/yqjg/111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