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考反应原理,附带解题策略以及真

高中化学是主要把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四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考查的内容也就较多,导致思维转换角度较大,试题的难度较大,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小编整理了高中化学主要的知识点以及解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气态,l液态,s固态,溶液aq;不用↑和↓(因已注明状态)。)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常温常压可不标)。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⑥不标反应条件⑦表ΔH,包括“+”或“-”、数字和单位2、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反应热等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差值。ΔH=E生(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反应物的总能量)(重结果:末-初)(2)反应热等于旧键的断裂要吸收能量与新键生成放出能量的差值。ΔH=E吸(反应物的键能总和)-E放(生成物的键能总和)(重过程:步步走)(3)盖斯定律,即一步完成的反应热等于分几步完成的反应热之和。ΔH=ΔH1+ΔH23、离子浓度大小比较4、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根据总反应书写电极反应。基本技巧是,先写出比较容易的一极(如原电池的负极一般为金属失电子),然后用总反应式减去这一极的反应式,即得到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可充电电池中的放电和充电分别对应原电池和电解池,并且原电池中的负极反应与电解池中的阴极反应是互逆的,正极反应与阳极反应是互逆的。(2)常见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是一个难点,但可以从正极进行突破。燃料电池的本质是利用可燃物的燃烧原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氧气一定得电子,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可燃物失电子,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但氧气得电子后生成的产物有多种情况,需要根据题中的信息仔细分析。5、电解原理的综合应用电解原理在实际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综合应用常在高考中出现,要求熟记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以及相应的电极反应,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氯碱工业、电解、电镀原理,以及电解过程中的相关计算。电化学计算的基本思路是电子守恒:原电池中负极失电子数等于正极得电子数,电解池中阴极得电子数等于阳极失电子数,建立等式即可计算出相关电极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物质的量)。离子放电顺序总结:阳极(阴离子在阳极上放电):①用惰性电极(Pt、Au、石墨、钛等)时:溶液中阴离子的放电顺序(由难到易)是:阴离子的还原性:S2-I-Br-Cl-(中心原子非最高价SO32-、MnO42-)OH-NO3-、SO42-(等含氧酸根离子)F-②活性材料作电极时:电极本身溶解放电。阴极(阳离子在阴极上放电):阳离子的氧化性:Ag+Hg2+Fe3+Cu2+Pb2+Sn2+Fe2+Zn2+(H+)Al3+Mg2+Na+Ca+K+(标注紫色只有熔融态放电)答题策略该类题尽管设问较多,考查内容较多,但都是《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不会出现偏、怪、难的问题,因此要充满信心,分析时要冷静,不能急于求成。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很基础,陌生度也不大,所以复习时一定要重视盖斯定律的应用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及注意事项;有关各类平衡移动的判断、常数的表达式、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影响速率的因素及有关计算的关系式;电化学中两极的判断、离子移动方向、离子放电先后顺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有关利用电子守恒的计算;电离程度、水解程度的强弱判断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技巧等基础知识,都是平时复习时应特别注意的重点。在理解这些原理或实质时,也可以借用图表来直观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己分析图表的能力与技巧。总结思维的技巧和方法,答题时注意规范细致。再者是该类题的问题设计一般没有递进性,故答题时可跳跃式解答,千万不能放弃。(·新课标II)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剂(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①CO(g)+H2(g)CH3OH(g)△H1②CO2(g)+H2(g)CH3OH(g)+H2O(g)△H2③CO2(g)+H2(g)CO(g)+H2O(g)△H3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由此计算△H1=________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H3=________kJ.mol-1(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__;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3)合成气的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a)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a(CO)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______。(1)-99;+41(2);a;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应随温度升高变小;(3)减小;升高温度时,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又产生CO的量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使CO的转化率降低;P3>P2>P1;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试题解析:(1)由序变的概念知,△H1=×2+-×3--=-99kJ.mol-1;由盖斯定律,△H3=△H2-△H1=-58+99=+41kJ.mol-1(2)由平衡常数的概念,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因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应随温度升高变小,故a曲线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3)因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向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又产生CO的量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使CO的转化率减小;P3>P2>P1;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即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P3>P2>P1。整理不易,小编每天都会不断的更新高中各学科的知识汇总,觉得对自己有帮助的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ngyinglianmeng.com/yqgn/96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