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青春纪中西合璧用歌声唱响中国故事

白癜风症状 http://www.bdfyy999.com/m

身材娇小,身体里却蕴含着大大的能量。从小开始,“小个子”吴碧霞就拿自己做“实验”,通过多年来系统的声乐训练和对大量声乐作品的学习,同时掌握了中国声乐作品与外国声乐作品两种不同风格的演唱方法,成为中国首位将中国民族唱法和西洋美声唱法集于一身,并获得最高国际奖项的歌唱家。

她的成功被业内称为“吴碧霞现象”,与此同时,国际声乐界也给了吴碧霞“中西合璧的夜莺”称号。

研究生毕业后,吴碧霞接过恩师接力棒,变成“为学生撑伞”的人,经历二十多年的磨砺成为了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主任。教书育人的同时,吴碧霞还不忘帮助家乡的贫困学生,举办“帮困助学”个人独唱音乐会,筹集善款万元,资助名贫困学生上大学。

12岁“湘妹子”崭露头角成为当地童星

年夏天,吴碧霞出生在美丽的鱼米之乡湖南常德。吴碧霞从小就听父亲唱花鼓戏。3岁时,吴碧霞开始学习花鼓戏,6岁学脚踏风琴,日复一日的学习让她对音乐更加热爱。

“小时候,我总是曲不离口。”吴碧霞从未觉得学音乐枯燥,“我只觉得唱歌是我最大的快乐。”12岁,带着对音乐的热爱,吴碧霞在母亲的鼓励下,登上常德电视台举办的“纳凉晚会”。第一次上电视的吴碧霞丝毫不怯场,“一直以来,父母给我的教育就是要唱就好好唱,认真地唱。”

这次演出让吴碧霞一夜之间在当地小有名气。同年,在湖南省“重阳杯”歌手大赛上,吴碧霞凭借一首《一个美丽的传说》夺得少儿组冠军,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童星。年,在湖南省“金芙蓉杯”歌手大奖赛上,吴碧霞斩获二等奖。两次的获奖将小小年纪的吴碧霞推上了更大舞台。在北京参加国际六一儿童节演出时,吴碧霞用一首《木鱼石的传说》赢得台下观众12次掌声。“我当时快乐极了,哈哈大笑,根本忘了是在舞台上。”

年,吴碧霞以专业及文化考试都获得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被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录取。在附中学习期间,吴碧霞所有课程成绩都在95分以上,稳居全校第一。年,吴碧霞站上了“五洲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舞台,赢得民族组优秀歌手奖。

“吴碧霞现象”成就“中西合璧的夜莺”

年,“学霸”吴碧霞以全科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到中国音乐学院本科学习。

从附中到大学,吴碧霞一直跟随邹文琴教授学习民族唱法。“邹老师是对我影响最深的恩师之一,声乐基础都是她一点点帮我打下的。”吴碧霞说,年少时,她每一次去参加比赛,老师都会陪着她。“我年参加‘青歌赛’时,邹老师比我自己还紧张。年全国声乐比赛时,邹老师身体不太好,带着氧气瓶坚持陪我去比赛。”吴碧霞感动地说,“以前只身一人在北京,邹老师时常带我回她家吃饭,给我改善伙食,像妈妈一样。”

吴碧霞说,读书期间遇到了太多疼爱她的老师,“年我参加首届‘文华奖’比赛时,耿生廉教授为让没钱住旅店的我安心参赛,让我住到家里,把家里最好、最大的房间给我住。”吴碧霞说,她只有努力学习,用优异成绩来回馈老师的付出。

年,吴碧霞被保送至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金铁霖教授和郭淑珍教授,同步学习起了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东西方演唱的融合,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在导师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下,吴碧霞成功地将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声乐界第一个双主科导师的研究生,并在两年内获得了四个国际比赛大奖。她的成功被业内称为“吴碧霞现象”,与此同时,国际声乐界也给了吴碧霞“中西合璧的夜莺”这个称号。

爱可以复制她成为为学生撑伞的人

年,研究生毕业后的吴碧霞留校当了老师,成为教师后的她在专注自身进步的同时,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她将所学到的内容传授给她的学生们,也将老师们这么多年给予她的爱与关怀给了学生们。

教学中,吴碧霞希望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没有哪种嗓子只适合某种唱法之说。”吴碧霞常常对学生说,并不是嗓子不够尖就不能唱民族,身材不够魁梧就不能唱美声,她对学生说,“要找到自己喜欢的类型、自己能够胜任的作品,这才是最重要的。”此外,她还告诉学生,在学习阶段不给自己设限,走上舞台展示自己的时候要扬长避短,再通过平时的学习逐渐补上短板,尽量做到全面。

吴碧霞也会鼓励学生去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尤其是地方戏曲、曲艺、民歌、非遗项目等。吴碧霞说,“我本身是一个喜欢尝试的人,时常拿自己来做实验,老师鼓励我做自己,让我一次次地发现不一样的自己,走向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现在,我也和老师们一样,鼓励学生们不断超越自己。”在吴碧霞的影响下,她的一位研究生深入研究家乡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坑木鱼歌”,并根据木鱼歌的元素创作了新的木鱼歌。因为这位学生,“东坑木鱼歌”这个非遗项目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在教学以外,吴碧霞也将老师们对她的关爱复制给了她的学生们,“我们这个专业和其他不太一样,师徒关系是伴随终生的。当年,老师们把我当做自己的孩子对待,现在,我也将我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吴碧霞说,她怀孕的时候就曾经挺着孕肚帮一名学生的前途奔走,“当年我的老师就是这样为我撑伞的,现在我有能力了,也会为我的学生们撑起这把伞。”吴碧霞觉得,爱是可以复制的,是可以被传承的,她很幸运,能成为其中一环,将老一辈人的学术成就和爱都传承给下一代人。

以音乐为媒用歌声唱响中国故事

从业三十余年,吴碧霞开始越来越多的尝试,用音乐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传播出去。从年轻时中西方唱法的结合,到近年在专业领域内打造常演不衰的《红楼梦》音乐会,甚至还尝试与其他艺术门类跨界融合,这些尝试无一不是想将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传播出去。

年,吴碧霞接到了邀请,改编演唱游戏歌曲《广寒宫》。初听这首歌的时候,吴碧霞就喜欢,在改编环节,吴碧霞将戏腔和花腔融入流行音乐元素中,增强了歌曲的张力,让这首歌音色变换更丰富了。歌曲播出后,吴碧霞发现,年轻人很喜欢这样的音乐。

年年初,吴碧霞又录制了《达拉崩吧》这首作品,而这首歌的录制初心则是为了宣传中国乐理、中国乐器。“我希望能够用新颖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中国音乐的美。”吴碧霞说。

年,吴碧霞在“全国声乐比赛”上获得民族唱法一等奖,在第一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获第一名。在国外,她独特的唱法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引发了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ngyinglianmeng.com/yqgn/103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