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舍儿少年于谦
尤长靖的粉丝绝对想不到,这个从《偶像练习生》走出的男孩,竟然有一天会唱起范晓萱发表于年的《氧气》。
歌曲发表那年,尤长靖只有4岁。
“返场”版的《氧气》上线不到2个月,已有超过15W条评论出现在评论区,新生代偶像的巨大号召力,让范晓萱的“叔叔粉”“阿姨粉”惊讶不已。
这样的尝试来自TME的《返场》特别企划。尤长靖、袁娅维、金玟岐、钱正昊、王晰等一批不同生代、类型的优质艺人受邀,多位顶级音乐制作人操刀,重新诠释了一批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这个企划既有致敬邓丽君的“君歌年华”,也有成功集结了第一批快乐男声返场的“我们的‘快乐I’时代”等多个专题。
有意思的是,《返场》在经典重塑的同时,更是通过TME旗下的4大平台,掀起了一场中年人与00后的社交试验。
不同代际的用户,音乐品味有着很大的区隔,80、90后港台大流行听得多,而95后00后基本都是听韩团成长起来的,行为也是饭圈化的。
“音乐分众化”,也是近两年来行业内愈发明显的一个趋势,不同代际、不同音乐喜好的用户的曲库内容截然不同。
和微博、豆瓣这种垂直于年龄层/兴趣层的平台不同,在TME的生态里,既有一批新生代人群,又有大量80后甚至70后的中年用户。
可以说,不同圈层的用户在TME是一直共生的。但这对于平台而言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着不同代际的用户,如何让年轻人通过音乐了解他们父辈的故事,又如何让“前浪”用户通过音乐认知当下年轻人的喜好,其实并不容易。
《返场》是一个奇妙的实验,也给音乐行业带来了诸多启示。
不同圈层用户的“因乐相遇”
“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
邓丽君的这首《我只在乎你》于大众而言并不陌生,它虽然诞生于80年代,但至今为止仍然家喻户晓。
5月8日,恰逢邓丽君25周年诞辰,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TME)推出的特别企划“返场”的专题之一《君歌年华》发布了第一首歌—郑云龙版本的《偿还》。全新编曲中融入了Jazz、Bigband等复古元素,与郑云龙细腻婉转的唱腔完美契合。
郑云龙是一名音乐剧演员,因为综艺《声入人心》走红,几年前就曾主演音乐剧《爱上邓丽君》。
在剧中,《偿还》便是指引着男主角周梦君的神秘力量。但与音乐剧选段所呈现的慷慨激昂的强烈倾诉欲不同,《君歌年华》专题中的《偿还》,更偏向于哀伤愁怨的低吟,隐忍又克制,与邓丽君原曲的情绪也更加契合。
有粉丝这样评论:“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她的音乐,怀念那惊艳了一段岁月的天籁。郑云龙这个风格的怀旧,很有味道”。
一周后,由袁娅维重新演绎的《我只在乎你》也在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上线。
这首歌由制作人陈建骐为袁娅维“量身定做”,融入了爵士复古元素和Triphop的现代节奏,减缓了速度之后变得更加文艺。袁娅维独具特色的气音,全情投入了柔软和浓厚的情感,与歌曲的情绪和节奏融会贯通,令听众感受到与此前版本截然不同的舒适感。
袁娅维最初并未对这首歌有着过高预期:“我妈妈特别喜欢这首歌,她经常会唱给我听。所以我也想通过我自己的改编演绎,重新把这首歌献给我的妈妈和喜欢这首歌的人。”
但她的粉丝同样刷爆了评论区:
“邓丽君的有邓丽君的味道Tia的初衷是致敬邓丽君,用自己的歌声自己擅长的音乐类型去致敬”、“貌似不经意的浅吟低唱,仔细听听处处是精巧的把控”
听着邓丽君歌声成长的一代。被回忆牵动着思绪;未曾感受过原曲风范的年轻一代,也燃起了对怀旧金曲的敬意。
作为一首流传至大街小巷的歌曲,如何诠释才能够以全新的样貌唱进听众的内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君歌年华》显然做到了。
有意思的是,《返场》这样的专辑,竟然让不同圈层的用户走到了一起,有“前浪”们因为经典歌曲认识了新生代的音乐人尤长靖;也有后浪年轻人在专辑里面发现,感知到了经典老歌的魅力。
TME由你数据显示,郑云龙重新演绎的经典歌曲《偿还》,在13-22岁年轻听众中占比达38.88%,在31-40岁中用户的占比也在20%左右。经过重新演绎,老歌在两代人中至此产生了共鸣。
对于音色唱功俱佳新生代的音乐人而言,通过《返场》也被人重新发掘。借助经典音乐的IP属性和影响力,这部分音乐人在作出自身突破的同时,势必也打破了固有圈层,被更广泛的人群熟知。
这正是TME特别企划“返场”的良性结果。随着该企划的进行,越来越多“重焕新声”的经典金曲将会被大众听到。届时,无论是金曲本身、还是参与“返场”的音乐人,亦或是用户都将从中实现更深远的价值。华语乐坛的经典与传奇,也将会得到更有意义的延续。
TME如何树立起翻唱音乐的标杆
事实上,《君歌年华》中的6组歌手及音乐人均经过TME的精心挑选。
这6组演唱者来自不同世代并有着不同的风格。他们中既有亲历过邓丽君盛世时代的实力派歌手,也有生于邓丽君辞世之后、在长辈的口口相传中感受过邓丽君音乐魅力的00后唱作人。他们都为邓丽君的金曲赋予新生价值。
除了《君歌年华》之外,TME特别企划“返场”还在近期启动了由第一批快男参与“返场”的专辑《我们的“快乐”时代I》,由尤长靖、王晰、于文文等新生代歌手重新诠释的《华语金曲:》,以及携手歌手刘瑞琦打造的特别企划EP《某年夏天》。
其中,尤长靖翻唱的范晓萱原曲《氧气》上线后便升至QQ音乐巅峰人气榜、由你音乐榜TOP3,歌曲评论数突破15W+。王晰翻唱的黄莺莺原曲《哭砂》夺得了QQ音乐巅峰人气榜、新歌榜第一名的好成绩。刘瑞琦版本的《夏天的风》在酷我音乐飙升榜排名也荣升至首位。
这样的播放效果不足为奇。“返场”是经典的重绎,亦是传奇的回归。而延续金曲的生命力,扩充其价值意义,让好音乐起到传承作用,还需要找到独属它的时代脉搏。
进入短视频时代后,音乐的流通门槛进一步降低,中腰部音乐人也拥有了更多被看见的机会。在此前提之下,翻唱经典华语音乐成为了许多音乐人快速获得流量曝光的不二法门。
不否认在这个过程中翻唱曲目中的确有优秀版本存在,但粗制滥造的作品也不在少数。受此影响,许多生活在网络时代的95后、00后等年轻听众,如何能够更好的感受经典音乐原曲的魅力,是音乐行业共同思考的问题。
由此来看,树立起“翻唱经典”的标杆即是对经典音乐的尊重,也是歌迷听众日益上涨的需求。
而TME“返场”的出现则一定程度地改变了这样的市场常态。企划通过重塑经典音乐,启用不同类型的年轻歌手,继而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达到歌曲的破圈效应。使听众在领略华语乐坛辉煌时代的风光无限时,也能够建立起对乐坛历史的清晰认知。
但要达成这个使命其实并不容易,如何在保留“经典”内在神韵的同时找到当代年轻人接受的“重塑”方式,是摆在TME面前的一道难题。
TME选择以海量音乐资源为背书,通过集团大数据对用户听歌内容的喜好进行分析,选择出既经典又符合当下听众收听习惯的金曲进行“返场”。
比如在此前TME旗下的由你音乐研究院的报告中显示,易形成二次创作的老歌就具备以下特征:
1、歌词中具有记忆点、故事画面感
2.自身旋律的郎朗上口与情绪正向
所以,在“返场”中的经典老歌也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并且为了让金曲焕然一新,TME为其匹配了风格契合的歌手,并启动资深制作人为作品量身定制曲风。用新时代的解读方式,为华语乐坛盛世时期的歌者及音乐,提供了全新的再现舞台。
除了在选择创作改编团队和演唱歌手保持着高水准、高匹配度之外,“返场”也对每首经典歌曲特色性发挥,做到极致。
正如知名制作人陈建骐在采访中所言:“流行经典是由流行和经典两个词所组成,流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代表的是当时大众的感情观,经过时间的考验后再成为经典。而如何将其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必须找到与当下时代相对应的解读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TME之前也有平台推出过类似的翻唱重置计划,但无论从歌曲的覆盖范围,抑或是制作的精细化程度上,都不及前者。
所以,从来这个层面来讲,返场的“老歌翻红”不在意料之外,也正是在创作人到歌手再到TME的多方努力下,金曲被注入属于新时代的灵魂,重新焕发出新的价值。
盘活版权,激活生态,
“返场”带给行业太多启示
在年起的版权大战后,音乐版权曾成为音乐平台争抢的对象,一时间“洛阳纸贵”,虽然不少唱片公司由此赚了一笔快钱,但对于内容方而言,歌曲的长期价值才是其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