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人几天不吃不喝还可以生存,但离开氧气几分钟就可能昏迷,缺氧十几分钟就可能休克甚至死亡。人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储存氧气的容器,水、血液、蛋白质都是氧气的载体。
血液中如果缺氧,心脏会持续跳动加快,血压会升高、血管的压力增加,脑溢血、中风就可能随时发生,而血氧充足就会使人精神饱满。
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氧气
当一个人开始有精神差、打哈欠、整体感觉疲倦、记忆力变差、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痴呆等这些症状时,就预示其神经系统可能出现了缺氧的情况。
当一个人出现经常头晕、心慌、胸闷、血压不正常、面色灰暗、眼睑或肢体水肿等这些症状时,就预示其心血管系统可能出现了缺氧的情况。
耗氧越多的组织细胞,其对氧的依赖性就越大,对缺氧也就越敏感了。如果脑部的供氧量不足,肯定会影响脑部的正常运作,当缺氧较轻微时,脑部的运作会有初步的障碍,思考、记忆等能力也会受到影响,这就是“头昏”。
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人体内“垃圾”的排出就会产生困难。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05%时,人的呼吸会感到不舒适;当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到4%时,人会感到耳鸣、头痛、头晕、呕吐、脉搏缓慢、血压增高等;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0%以上时,大量“垃圾”倒流,人体内“垃圾”难以排出,就会有造成死亡的危险。
在缺氧状态下,木炭、木材、石油的燃烧都会释放出大量的毒气,而氧气充足就不会。同样的,人体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缺氧状态下燃烧,将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导致机体的衰老和变异。糖的无氧酵解是诱发癌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缺氧也将使糖难以被利用。
地球之肺—森林
森林中的一切绿色植物,以人在呼吸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垃圾”二氧化碳为“食物”转换成氧气,而氧气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物质。
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它像一座无声的吸碳制氧厂,自动调节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森林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森林中林木每生长1m3的蓄积,大约可以吸收1.83t的二氧化碳,放出1.62t的氧气。
据估计,1hm2的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kg,释放出氧kg。在30%氧浓度的环境下,人体的体力机能、大脑智力、血氧浓度达到最佳状态。森林中的氧气浓度一般都在26%-30%左右,安全无毒,长期吸入可防病治病,有利健康。
资料来源:《森林疗养师培训教材—基础知识篇》,周彩贤、南海龙等著
声明:尊重原作版权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征稿启事
欢迎森林疗养师、森林疗养爱好者投稿!
内容:与森林疗养相关的知识、研究
实践案例或森林疗养基地等
字数:不少于字
声明:投稿人权责自负,禁止抄袭
酬金:50—元/篇,视质量而定
投稿: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