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习
本号资料学习
文末查看下载说明
文末查看下载说明
文末查看下载说明
上期精彩推荐
小学语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18套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期末专项—生字复习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期末专项复习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期末专项复习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期末专项复习
统编语文六(下)期末复习习作专项
统编语文五(下)期末复习习作专项
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提升练习(含答案)
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有参考答案
部编版学年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可下载打印)
部编版学年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可下载打印)
中学资料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部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复习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复习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
道德与法治中考重点词练习: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
道德与法治中考重点词练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名校密卷
七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卷,考前做一做,期末考高分!
中考英语
5大类动词固定搭配重难点梳理,高分必备!
答题时间分配技巧,帮孩子稳拿、巧拿高分!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50道名师考前猜押题,初三生必看!
中考复习: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汇总
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
第一单元
1、我国有许多珍稀的蝴蝶品种,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2、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来的,毛毛虫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毛毛虫的大量消失同样会导致鸟类数量的减少,甚至灭绝。
3、蝴蝶有一对明亮放光的复眼,是由多只小眼睛组成的,它们呈六角形的楔状,相互紧密地贴在一起。
4、裳凤蝶和金裳凤蝶,在香港受到法律的保护,雌蝶展翅时有15厘米宽。
5、像蜜蜂一样,蝴蝶也是传播花粉的昆虫,许多植物开花结果都需要蝴蝶来帮忙。
6、蝴蝶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幼虫是鸟类的食物。
7、蝴蝶以它美丽的姿态美化了大自然,研究蝴蝶对保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提高艺术欣赏水平等都是有重要的意义。
8、蝴蝶属于昆虫,它在成长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不同的阶段,蝴蝶的外形态、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惯都有很大差异,这种变态现象在昆虫中很普遍。蝴蝶一生的发育是变态发育。
9、我们搜集事实与证据的方法有查阅书籍、上网搜索、调查访问、以观察记录、做实验等。(用什么方法能收集到事实与证据?)
10、香港麟翅目协会正在研究蝴蝶的迁徙规律。
11、关于蝴蝶的一首名曲是《梁祝》,写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12、蝴蝶的生存权益应该受到保护的理由?
①蝴蝶非常美,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奇;
②蝴蝶能传播花粉,促使植物开花结果;
③蝴蝶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幼虫是鸟类的食物。
第二单元
1、人的呼吸系统主要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
2、呼吸时,我们吸进了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4、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5、鳃是鱼的呼吸器官,蝗虫是通过气孔呼吸的,青蛙通过肺和皮肤呼吸、肺鱼还能通过膘呼吸。
6、树叶能吸收一部分空气污染物。
7、要想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我们就要多植树种草,平时我们要做到:
⑴扫地时先洒水。⑵不要吸烟。⑶不随地吐痰和乱丢赃物。⑷经常开窗通风换气。⑸坚持锻炼增强免疫力。⑹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用手帕捂住鼻子,保护器官。
8、扫地时,应该先洒水,防止灰尘扬起。
9、不要吸烟,香烟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
10、不随地吐痰和乱丢赃物,防止病菌飞散到空气里。
11、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12、坚持锻炼,增强免疫力。
13、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用手帕捂住口鼻,保护呼吸气管。
14、我们只有在不停的呼吸中吸取足够的氧气,才能维持生命。清洁,清新的空气是我们健康的保证。
15、我们是用肺呼吸的。
16、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起,争当“环保小卫士”。
第一、二单元简答题
1、用橡皮囊和用嘴对澄清的石灰水吹气会有会不同的现象产生,请说说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
答:用橡皮囊对澄清的石灰水吹气澄清的石灰水不会变浑浊,用嘴对澄清的石灰水吹气,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这表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2、妈妈买的青菜的菜叶上有虫子,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说明买的这些青菜近期农药用得少,或者没有用农药。
3、要想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1)要多植树,不要毁坏森林。(2)扫地时先洒水。(3)不吸烟。(4)不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5)经常开窗通风换气。(6)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用手帕捂住口鼻等。
4、你能想到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哪些?
答: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减少工厂污染废气的排放等。
5、空气中的灰尘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答:吸入过量的灰尘会引起咳嗽、咳痰等症状,大量吸入矿物质粉尘会伤害心肺功能,甚至引发尘病。
6、空气中氧气主要来自哪里?
答:主要来自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7、有人认为,像“四害”这些对人类有害的动物越少越好。你认为呢?
答:为保持生物多样性,我们不能全部消灭这些有害的动物,而是应该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以减少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8、有人说蝴蝶是害虫,假如你是只蝴蝶,请为自己辩护。
答:首先我不是害虫,我的理由有:1)我的色彩千变万化,很美丽;2)我的同类有许多很珍稀,是受到法律保护的;3)我的幼虫毛毛虫是鸟类的食物;4)我还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5)还有许多关于我的故事和传说。大自然离不开我们,人类也离不开我们,所以,希望大家好好保护我们。
9、运动前后,呼吸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答:运动前呼吸慢,运动后呼吸会变快,因为运动后需要更多的氧气,只有加速呼吸才能提供更多的氧气。
10、空气中的氧气会用完吗?为了使氧气不致用完,我们应该怎样做?
答:有绿色植物在,空气中的氧气就不会用完。所以我们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花草树木,植树造林。
11、大气污染物来自哪里,它们危害有哪些?
答:大气污染物来自1)机动车的尾气;2)工厂里的烟;3)田间打的农药;4)没洒水就扫的地面等;大气污染物会造成人类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咽炎、鼻炎、肺炎等。
12、怎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呼吸卫生与健康?
答:课文第21页
13、蒙头大睡为什么会感到气闷?
答:蒙头大睡的时候,被子里的氧气会减少,而呼出的二氧化碳等废气越来越多,因此会感到气闷,所以不要蒙头睡觉。
第三单元
1、种子都有种皮,种子发芽需要空气、温度和适量的水分。植物生长需要空气、水分、温度、土壤、阳光及营养物质。
水、阳光、空气、温度都能影响种子发芽。(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有适当的温度、湿度、空气。)
2、种子发芽要经过种子膨胀、种子破裂、长出根、再长出芽几个阶段。
许多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花谢以后结出果实,果实里藏有种子。
3、一株完整的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组成。
4、一朵完整的花有:花冠、花托、花柄、花萼、雄蕊、雌蕊等六部分。
5、植物的茎能运输水分和养料。
6、植物的一生要经过:种子、种子发芽、长出真叶、长出茎叶、开花、结果几个过程。
植物要经历种子---幼苗---成长---开花---结果---衰老死亡。
7、黄瓜从种子发芽到幼苗成长、开花、结果,到逐渐衰老死亡,整个过程是在短短几个月里完成的。像黄瓜这样寿命不超过一年的植物叫一年生植物。
8、能捕食蜈蚣,蜘蛛,蚊蝇等小动物的植物,统称为食虫植物。比如猪笼草。
猪笼草为热带食虫植物的代表物种,全世界有70种左右。
9、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由茎输送到叶片。
10、植物的花分雄花和雌花,雄花长出花粉,雌花接受了花粉以后长出了果实。
11、植物的果实构造有果皮和种子。
12、你知道哪些是一年生植物,哪些不是一年生植物吗?各说出来5种。
一年生植物:水稻、花生、高梁、南瓜、红薯牵牛花、瓜叶菊、葫芦、翠菊、蛾蝶花、向日葵、大豆、辣椒、茄子、番茄、玉米、小麦、荸荠、香草
多年生植物:藕、洋葱、芋、甘薯、大丽菊、万年青、麦门冬、月季花、芍药、鸢尾、鹤望兰、花烛、君子兰、三叶草、人参、山桃草、角堇、海石竹、雏菊、耧斗菜、飞燕草
13、有的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繁殖后代。
第四单元
1、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球体,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太阳每时每刻都释放出巨大的太阳能,虽然只有其中很少一部分能到达地球,却已足够满足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了。太阳表面火舌翻滚。温度达到约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万摄氏度到万摄氏度。
2、太阳的体积很大,大约是地球的万倍,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大约1.5亿千米。
3、在我们平常生活里,我们所见到的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暖房、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汽车、太阳能电池和日光浴晒衣服都要用到太阳。
4、太阳高度是指人看太阳的视线与人的水平视线之间的夹角。一天之中,中午太阳高度最高,物体的影子最短,气温也最高。早上和傍晚太阳高度比较低,物体的影子比较长,气温就低。
5、测气温时,我们要把温度计放在通风和不被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这样测量的结果才准确。
6、日晷[guǐ]是我国古代人们根据影子移动规律做的计时仪器,由一个刻有时刻的日晷面和一根通过中央点与晷面垂直的晷针组成。
7、圭[guī]表是我国古代人们根据影子移动规律制做的测定季节和年的仪器,它是由一个平卧于正南正北方向的尺(圭)和一个直立的标杆(表)组成。
8、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根据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而确定的。
9、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各个节气日期定: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来八二三,上下不错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10、一天中气温最高时在14时。最低气温在凌晨(日出前3点半到4点半之间)。
11、深色的东西吸光性强,反光性弱,光滑的东西吸光性弱,反光性强。黑色袋子内水热的快。夏天要穿浅色的衣服。
12、有太阳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太阳在西方。
第三、四单元简答题
1、一株黄瓜的植株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由根、叶、茎、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2、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答:具有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作用,并将植物固定在土壤里。
3、什么是太阳高度?
答:太阳高度就是人看太阳的视线与人的水平视线之间的夹角。
4、什么是一年生植物?
答:象黄瓜这样寿命不超过一年的植物叫一年生植物。
5、说说太阳高度测量仪的使用方法?
答(1)把太阳高度测量仪放在地面上,调节底座的调水平螺丝,使仪器水平。(2)转动观察架,使太阳光线从通光孔射入,让太阳光线的亮斑和投影屏上的圆完全重合。(3)观察架上箭头所指刻度盘上的角度,即是太阳高度。
6、地球上有生命物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水、温度和大气层。
7、描述一下植物的一生。
答:种子、播种、发芽、浇水、施肥、光照、成熟、开花、结果、收获种子
8、.二十四节气歌的内容是什么?
答:课文第47页,注意各季的节气及节气的时间。
9、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答:首先种子必须是活的,是完整的;再就是保证有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10、植物的营养物质是怎样传输的?
答: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由茎把水分传送到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11、植物根的功能有哪些?
答:根的功能有:1)吸收水分和养分;2)运输水分和养分;3)固着和支持作用;4)贮藏水分和养分。
12、太阳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课文第40页
13、在黑夜中活动的食肉动物,如猫头鹰等,可以离开阳光生存吗?
答:首先绿色植物吸收土壤和空气里的养分,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能量。没有绿色植物,食草动物就无法获得食物。没有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也无法生存。所以,离开阳光,人类及地球上的生物都将无法生存。
14、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早上影子长,偏西;中午影子短,正午为零;下午影子长,偏东。
15、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太阳高度越高,气温越高。
16、人的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位有什么关系?
答:人的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位是相反的。
第五单元
1、工作中为了省力或方便而使用的一些工具或装置叫做机械。
杠杆是发明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简单机械。
2、阿基米德提出了杠杆原理,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他的名言“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说明任何事物只要借用科学的力量,都可以使它变得轻而易举。
3、用一根棍子撬起重物或拉起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知道其中的重点阻力点、支点、力点、动力点位置。
4、杠杆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两种。杠杆省力和费力实验表明,当支点离重点近省力,当支点离重点远费力,当支点等于重点,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支点到重物的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杠杆费力
当支点到重物的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杠杆省力
当支点到重物的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5、提升物体的简单机械就是滑轮。实际上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边缘有槽的轮子。滑轮分为动滑轮和定滑轮两种。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叫滑轮组。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即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又能够省力。
6、当杠杆尺度边第二格挂两钩码,那么右边第一格就应该挂4个钩码杠杆尺才平衡。
在杠杆尺平衡实验中,我发现左边的格数×钩码数=右边的格数×钩码数
7、当杠杆的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物的距离时省力,当杠杆的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物距离时费力,当杠杆的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8、理发剪刀、镊子、筷子是费力杠杆,可以不把物体夹烂,起钉锤、钳子是省力杠杆。
9、当杠杆的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当杠杆的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当杠杆的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是这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10、机械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有的机械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小到一根针,大到航空母舰,都是机械。
11、生活中很多工具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如:圆规、剪刀、钳子、瑞士军刀、打气筒。扳手等。
12、机械是人类伟大创造。有了它,就如同延长了我们的肢体,加大了我们的力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
13、播种机能帮助农民播种,飞机也可以播种,收割机可以帮助农民收割。
14、自行车、汽车、火车、高铁、飞机能让人们日行千里。.
15、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平衡,例如平衡木、挑担子、跷跷板、电线上的小鸟。
16、升国旗是用的定滑轮,绕绳游戏与穿系鞋带属于动滑轮。
17、用一只手推动三桅[wéi]货船是阿基米德。
第六单元
1、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干燥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的21﹪(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氮气占78﹪、其它如二氧化碳、水蒸汽等约占1﹪。
2、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还可以供生物呼吸。氧气能溶于水。
3、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较少,它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在加压降温情况下能形成雪状固体叫干冰,干冰可以冷藏食品,进行人工降雨,还可以用来在舞台模拟云雾。
绿色植物吸收土壤中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生物所需要的能量。
4、火就是一种燃烧现象,燃烧是要有条件的。燃烧需要有可燃物,一定的温度、氧气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才会发生。
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也能给人们带来灾难。
5、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刻打火警电话“”报警,还要保持沉着,电话接通后,要向火警中心讲清失火地点、火势大小和失火范围,同时还要准确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楼房发生火灾时,要保持沉着冷静,不要盲目乱跑、跳楼、不要钻入床底或躲进顶棚,否则可能会窒息。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和走向,如果火势不太猛可穿上浸湿的不易燃烧的衣服或裹上浸湿的毯子,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降低姿势或爬行逃生,如果火是从外边进来,或无路可逃,就趴在窗户旁边或远离着火的地方等待消防队员到来。
6、遇到着火时可用灭火器或用沙、土盖、用水浇灭火,电线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救火,油锅着火要用锅盖盖住灭火。
7、国家明令禁止学校、机关和其它社会团体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扑灭火灾的行动。
8、不同的物品着火,所用的灭火方法也不相同。1)用水浇: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水受热产生水蒸气还能隔绝空气;2)用砂盖:用砂隔绝空气;3)用盖盖:盖子隔绝空气;4)关闭(煤气、电器)开关,切断可燃物的来源。
9、容易燃烧的物体叫易燃物。
10、电器着火时,首先把闸刀打开,才能再灭火。
11、火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
12、我国大兴安岭北部的原始森林年5月6日发生森林大火,过火面积超过万公顷。
13、森林火灾为什么烧毁了成片的森林、花草,烧死了各种野生动物,却留下了山石?
我们知道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有可燃物,一定的温度、氧气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才会发生。而森林、花草、野生动物都属于可燃物,山石却不是。
14、在蜡烛燃烧时间与垫棋子数量关系实验中,只有棋子多少这个条件是不同的,其他所有条件都是相同的,这样我们才能判断蜡烛燃烧的时间与垫棋子的多少是否有关,这是一种对比实验。
15、判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①用一根燃烧的火柴放到瓶口,火柴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火柴燃烧的更旺的是氧气。②通过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没变的是氧气。③分别放入一只小虫,过一会,小虫活着的是氧气,小虫死亡的是二氧化碳。
第五、六单元简答题
1、什么叫机械?
答:我们在工作中为了省力或方便而使用的一些工具或装置就叫做机械。
2、为什么要使用机械?
答:机械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有了它,就如同延长了我们的肢体,加大了我们的力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
2、以交通工具为例,说说机械的演变过程。
答: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磁悬浮列车
3、举例说明为什么有的工具设计成费力杠杆呢?
答:为了省距离,工作方便。如镊子,近下很小的距离,镊子尖便能移动较大的距离,很快把物体夹住,很灵活。
4、一旦发生火灾,我们首先怎么办?
答:立即拨打报警,打电话时要沉着。电话接通后,要向火警中心讲清失火地点、火势大小及失火的范围,同时还要准确回答对方的问题。
5、氧气和二氧化碳各有什么用途?
答:氧气可供生物呼吸,还可以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在加压降温的情况下可制干冰冷藏物品,进行人工降雨,也可用来在舞台上模拟云雾。二氧化碳可以制汽水。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
6、你能说说在楼房里遇到火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吗?
答:课文75页
7、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阿基米德提出了杠杆原理,说明了任何事物只要借用科学的力量都可以使它变得轻而易举,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8、不同的物品着火,所用的灭火方法也不相同。你知道常见的灭火方法有哪些?
答:1)用水浇: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水受热产生水蒸气还能隔绝空气;2)用砂盖:用砂隔绝空气;3)用盖盖:盖子隔绝空气;4)关闭(煤气、电器)开关,切断可燃物的来源。
9、消防队员能用鼓风机扑灭森林火灾吗?为什么?
答:能,用鼓风机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来达到灭火目的。
10、平常应如何预防火灾?
答:不要玩火;不要在插座上插太多电器;不要玩鞭炮;关好煤气等。
11、遇到火灾时该怎么办?
答:尽快拨打报警;家中着火应以湿毛巾掩鼻、口,蹲低爬行逃生,要走楼梯不能坐电梯;周边着火不前去观看等。
12、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两瓶气体,哪个是氧气,哪个是二氧化碳?
答: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到两瓶气体中,使木条燃烧变旺的是氧气,使火星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第七单元
1、飞机是靠机翼力量上升的。
2、搜集事实与证据的基本途径有查阅书籍,上网搜集、调查、访问、观察记录、做实验等。
3、科学研究既要有顽强的毅力,又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4、年,两位法人成为无动力热气球上的首批人类乘客。
5、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坠毁,人类为探索宇宙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科学探索的步伐不会停止。
6、根据实验,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悬挂物有关,与伞绳几乎无关系。伞面越大、悬挂物越轻,降落伞下降就越慢。
7、早在年前,中国人尝试用风筝把人送上天,以观察地面上的活动。
8、年齐柏林发明了带发动机的飞艇。这艘飞艇长米,最高时速可达32千米。
9、年法国的安德列·加纳林第一个跳伞成功。
10、年法国的亨利·吉法尔发明了蒸汽飞艇。
11、年英国的乔治·凯乐爵士发明了三翼滑翔机。
12、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可控制的动力飞机。
年莱特兄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动力飞行。
如果莱特兄弟乘坐他们的飞机“飞行者”号做环球旅行,得花天。70年后的这架客机绕地球一周只需40个小时。
13、年,德国的海因里希·福克发明了双旋翼直升机。
14、年英国制造了鹞式垂直起降的喷气式飞机。
年美国波音公司制造了波音“”巨型喷气式客机。
15、年美国的保尔·麦克格雷迪发明了可控制的人力飞行器。
16、据说中国人在多年前就尝试用风筝把人类送上天,以观察地面上的活动。
第八单元
1、托尼·莫飞博士是世界环境教育中心的一位科学家。他开展了一个活动-----“青蛙的一千个朋友”。
2、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它不仅能在水里生活,而且能在陆地上生活
青蛙和它的两栖类兄弟们是环境好坏的一个标志,科学家称它们为“指示生物”。
3、导致青蛙畸形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化学物质污染,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和寄生虫侵害。
4、捕捉青蛙时一定要戴手套。因为青蛙的皮肤具有渗透性,它能吸收粘在手上的各种化学物质,青蛙对这些化学物质非常敏感,一旦接触到,就可能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5、我们只有在不停的呼吸中吸取足够的氧气,才能维持生命。清洁新鲜的空气是我们健康的保证。
6、野外考察最重要的是注意安全!认真记录是野外考察的关键环节。
第七、八单元简答题
1、鸟类为什么可以飞行?
答:鸟类具有十分适合飞行的形体构造和生理机能,特别是鸟类羽毛,它能能鼓动气流,把空气压向身体后下方,产生举力,鸟类利用这种举力飞行。
2、说说人类的飞行史。
答:课文第86-87页
3.飞机为什么能在天上飞?
答:飞机的机翼类似于鸟类的翅膀,利用气流在机翼上下产生的压力差,这种压力差使飞机产生升力,以支持飞机在空中飞行。
4、导致青蛙畸形的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有三个:1、化学物质污染。2、过量的紫外线照射。3、寄生虫侵害。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什么意思?
答:因为青蛙捕食大量田间害虫,是有益的动物,它是害虫的天敌、丰收的保证。
6、学生搜索的事实与证据有哪些意义?
答:学生们的工作不仅使科学家发现了这个科学问题,而且使科学家得到了靠他们自己难以得到的科学事实与证据,加快了他们的研究过程。
7、捕捉青蛙时应注意什么?
答:一定要戴手套。两栖类的皮肤具有渗透性,它能吸收粘在手上的各种化学物质,青蛙对这些化学物质非常敏感,一旦接触到,就可能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8、你知道哪些搜索事实与证据的方法?
答:查阅书籍、上网搜索、调查、访问、观察记录、做实验等。
探究能力要求:
1、会制定计划。
2、运用感官和工具、仪器观察描述所研究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以及现象。
3、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4、会设计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控制变量,只有我们要研究的那个量是可以变化的,其他所有条件都是相同的,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设计关键:至少设计2组实验;研究谁谁不同,其它都相同。)
补充:
1、描述探究活动的八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搜集证据、解释和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2、搜集事实与证据的方法:观察、实验、调查、访问、查资料等
3、观察的方法:眼看、鼻闻、手摸、耳听、口尝、借助于工具。其中鼻闻、手摸和口尝不能随便用。
喜欢本试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