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
中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
民国17年(年)北伐完成后,4月7日,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8年(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农矿部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民国19年(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因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至清明节行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2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林业总局局长罗玉川提请审议《森林法(试行草案)》并对“决定以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进行说明,大会予以通过。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义务开始在全国实施。次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各地适合植树的时间也不相同。因此,许多省市还规定了自己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
植树节
3.12
中国的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说起来这还与一位伟人有关。
纪孙中山诞生一百周年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年11月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
植
树
节
植树节的意义
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
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
自动的调温器:夏日树荫下气温比空地上低10度左右,冬季又高2-3度。
天然除尘器:树叶上长着许多细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烟尘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还有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还可以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尘埃,一公顷草坪每年可吸收烟尘30吨以上。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天然除尘器”。
氧气制造厂:树叶在阳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体所需的氧气。据测定,一公顷阔叶林每天约吸收一吨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公斤。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氧气制造厂”。
细菌的消毒站:松、樟、榆等树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结核杆菌、白喉杆菌等病菌。
天然的消音器:绿化可以吸收声波,减低噪声。
事实上,为地球增添绿色,已是中国数十年的不懈追求。无论是三代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在高原上接力,创造出世界最大面积的人工林,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还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毛乌素沙漠经过几代人的治理,止沙生绿,被联合国官员盛赞“值得世界所有国家向中国致敬”,还是曾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经过近30年艰辛治理,实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中国始终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德斯教授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计算:
一棵50年树龄的树,累计计算,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美元;
吸收有害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美元;
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美元;
涵养水源价值37,美元;
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美元;
产生蛋白质价值2,美元,
总计创值约,美元。
由此可见,“绿色经济”和其他经济一样重要。
编辑:洪祝箐
来源网络,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