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离不开氧气而不是水,水中氧气充足才能

鱼离不开水,实际上是离不开水中的氧气。我们知道鱼类是靠腮来呼吸的,若水中含氧量丰富,鱼儿呼吸顺畅,就活跃,摄食欲望就强烈;若水中含氧量少,鱼儿呼吸都困难,甚至危及自身的生存,它们又怎能有食欲并去咬钩呢?所以垂钓者要想钓到鱼,就必须考虑并重视水中溶氧量这一重要因素,寻找水中溶氧量最高的时间和溶氧量最高的水域施钓。

氧气是一种看不见、闻不着、摸不到的气体,事先也不清楚所钓水域的溶氧量情况,只能靠钓友们直观去判断。实际上,水的溶氧量受很多条件的影响,在观察判断水的溶氧量多少时就要参照这些条件,才能正确选择好出钓时间和钓场、钓点。

一、选择溶氧量高的水域为钓场和钓点

在高温季节最好选择大水面,或者水深不超过3~4米的水域垂钓;同时看所钓水中是否有水草,有水草时尽量在草边下钩,白天由于水草有光合作用,草间水域含氧量充足;白天有风时到有波浪的地方垂钓,最好在下风口迎风垂钓。

有进水流动或有水向塘外流出,在进水处或出水区下钩为好,因这里氧气充足。水的流动使游动的鱼减少了体能消耗,每次张口张鳃进水量丰富,而水中的食物也会顺水进入鱼口,鱼的进食也更加方便。

一般白天下风处的含氧量要高于上风处,但夜间则恰恰相反,夜间下风处的浮游生物依然很多,但是没有光照就停止了光合作用,它们此时就剩下了呼吸消耗氧气了。由于生存的需要,鱼儿夜间是不会到下风口的位置活动的,反而会到上风静水处浮游生物相对稀少的区域。如果在高密度塘,清晨缺氧时鱼会浮头,从它们浮头的位置就可以观察得出来,水面稍微平静的时候,它们都会集中在上风口处起浮。

在水深1~3米左右的水域,水草满塘,不宜垂钓;水呈铁锈色、黑绿色,也不宜垂钓。呈铁锈色证明是死水,严重缺氧,呈黑绿色说明水质过于肥沃,水中腐烂的物质多,也严重缺氧,这种水污染严重。在这种水中很难钓到鱼,即使钓到鱼,这种鱼也不能吃。

二、选择溶氧量高的时间进行垂钓

在季节上,温度适中的春秋两季可以全天垂钓。而一年中水中的溶氧量最高的季节出现在夏秋,但最低的季节也在夏秋,这两季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衍,光合作用强,大量产氧的同时也大量消耗氧气,导致了水中溶氧量的白天最高值和夜间最低值的出现。所以在夏秋高温季节选择早晚和夜间,特别是下午和午夜前进行垂钓,尽量少在中午和黎明前垂钓。

三、选择适宜的天气进行垂钓

首先是当天的气压。气压的高低与鱼类摄食欲望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因为气压与水中的溶氧量直接相关。气压高时,水中溶氧量高,鱼儿食欲旺盛;气压低时,水中溶氧量低,鱼儿呼吸困难,也就不活跃了。

实践证明,气压稳定鱼情稳定,气压大变鱼情大变。气压下降浮漂不动;气压上升,鱼儿咬钩发疯;气压高时鱼儿摄食旺盛,好钓;气压低时鱼儿食欲大减,少食甚至不食,难钓。所以要选择气压比较高且比较平稳的天气出钓。

另外有3级以下的风或阴雨、雨后初晴、久晴初雨的天气,也适合出钓,不要选择天气闷热、气压低、连续高温晴朗或阴沉的天气出钓。总之,要根据鱼的趋氧性决定垂钓时间和钓点,才会高兴而去,满载而归。









































一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ngyinglianmeng.com/yqsy/250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