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哥哲理:唐古拉山在前面
年,我军校临近毕业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下部队实习,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上青藏高原。作为一名汽车兵,年轻气盛的我心中有一个梦,那就是与我钦佩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高原汽车兵们上一趟青藏线,征服一回唐古拉山。因为我在许多书上看到人们都把唐古拉山比喻成“魔鬼”、“鬼门关”,说那儿的高原反应和恶劣的环境随时都有可能把人打倒,把车掀翻,这更增强了我去征服的欲望。
我如愿到了青藏兵站部汽车三团的九连实习。第一次上青藏线,我被安排坐在了九班长的车上。班长是一个河北人,11年的老兵了,脸上写满高原的沧桑,头顶上光秃着高原的无情,三十岁的人看上去像一个小老头。初次见面我最佩服他能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因为我正常走路的时候都有点气喘吁吁,感觉空气中氧气含量不够,而他吸进去的空气中还能掺杂大量的尼古丁,他的肺真是“特殊材料”做成的。
一路上,我激动的老是缠着班长问唐古拉山的轶事,班长则耐心地给我讲着一个又一个唐古拉山的传奇故事。
车队在五道梁兵站吃完中饭后,我把照相机再检查了一遍,一上路我就缠着班长让他告诉我什么地方是唐古拉山。因为车队进了昆仑山后,围着险峻尖挺的雪山转来转去,你根本就不知道哪儿是主峰。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样。
车外雪花飞扬,狂风肆虐,能见度很低,汽车缓慢地爬着。我非常兴奋地期待着,期待着把自己的青春定格在唐古拉山上。不料,我的头开始有点发涨,呼吸感觉有点困难,是高原反应光顾我了。班长一边叭嗒着香烟,一边给我讲唐古拉山的故事,讲得眉飞色舞。我知道这是青藏线上汽车兵永远新鲜的话题,但是我没有兴趣听下去了,我不停地问他:“唐古拉山到了吗?”班长转过头来,看到了我有气无力的样子,赶忙把烟熄了,递给我氧气袋,笑眯眯地对我说:“唐古拉山在前面,还远着呢!”我看了看表说:“不对呀!应该到了啊!”班长仍笑呵呵地对我说:“我骗你干什么?”
一路上,我仍不停地问班长:“唐古拉山到了吗?”班长不停地回答我:“唐古拉山在前面,还远着呢!我知道你难得来一趟,到了后,我肯定会停车让你下来看看的。”
不知不觉汽车到了安多兵站,我才知道唐古拉山已经过了,我第一次翻越唐古拉山的壮举就这样结束了。我很恼怒地问班长:“你为什么要骗我?”班长一脸坏笑的对我说:“我怕过唐古拉山的时候,给你心理上增加负担,使你的高原反应加重。许多人为什么征服不了唐古拉山,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一听到它的魔力,心理上就产生了一种恐惧感,越是知道快靠近它了,那种恐惧感就越强烈,从而还没上去就自己在心理上击倒自己了。”
确实我当时已得了轻微的高原反应,真要是让我知道就快到唐古拉山了,我肯定会很紧张的,那样高原反应就会加重而不可想像。是班长的“骗局”使我一直以为唐古拉山真的还在前面,离我很远,使我仍保持着平常的心态,不知不觉战胜了它。
我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感激。班长拍拍我的肩膀说:“别伤心,回去的时候我一定告诉你。”
后来的生活中,我一直记着班长的那一句话:“唐古拉山在前面,还远着呢!”当我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时,我始终保持着平常的心态去征服它们,因为我认为:“唐古拉山在前面,还远着呢!”
冰哥哲理:信念杀手
很久很久以前,在波斯湾的小国里有一个钻石商,他的金子有3万两,牛羊有3万头,房屋有3万间。同行们因为嫉妒,决定除掉他,于是一合计,找到了当地最有名的一个杀手,并要求杀手让那钻石商自行死去,不能被人发现,由于赏额很大,杀手答应了。
不久,杀手拿着一张藏宝图找到了商人,约他一起去沙漠掘宝,贪心的商人高兴地答应了。
他们带着两骆驼的水和肉脯向沙漠深处行进。走到一半时,遭遇了风沙,迷了路,最后只剩下一壶淡水了。他们饥渴难忍,濒临死亡,为了生存,决定把那一壶水先留着,到最后时刻再喝。
他们走啊走,心中想的就是那一壶淡水在口渴时还可以喝。这样,他们竟然奇迹般地活到了第3天。眼看绿洲快到了,忽然听见那杀手一声惊呼:“不好!”只见水从那只已破的水壶中涌出,瞬间都消失在干涸的大漠中。商人两眼一瞪,顿时气绝。
杀手很快到达了绿洲,他把商人的尸体运回了城中,并获得了千两黄金。
当人由信念支持着时,能超越生命的大限;当信心丧失时,人生存的支柱也就轰然倒塌,杀手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人性。
冰哥哲理:从来没有人会踢一只死狗
年,美国发生一件震动全国教育界的大事,美国各地的学者都赶到芝加哥去看热闹。在几年之前,有一个名叫罗勃?郝金斯的年轻人,半工半读地从耶鲁大学毕业,做过作家、伐木工人、家庭教师和卖成衣的售货员。现在只经过了八年,他就被任命为美国第四有钱的大学———芝加哥大学的校长。他有多大?三十岁!真叫人难以相信。老一辈的教育人士都大摇其头,人们对他的批评就像山崩石落一样一齐打在这位“神童”的头上,说他这样,说他那样———太年轻了,经验不足———说他的教育观念很不成熟,甚至各大报纸也参加了攻击。
在罗勃?郝金斯就任的那天,有一个朋友对他的父亲说:“今天早上我看见报上的社论攻击你的儿子,真把我吓坏了!”
“不错,”郝金斯的父亲回答说,“话说得很凶。可是请记住,从来没有人会踢一只死了的狗。”
不错,这只狗愈重要,踢它的人愈能够感到满足。后来成为英王爱德华八世的温莎王子,他的屁股也被人狠狠地踢过。当时他在帝文夏的达特莫斯学院读书,温莎王子那时才十四岁,有一天,学校一位海军军官发现他在哭,就问他有什么事情。他起先不肯说,可是后来终于说出真话:“我被学校的学生踢了。”后来指挥官把所有的学生召集起来,向他们解释王子并没有告状,可是他想知道为什么这些人要这样虐待温莎王子。
大家推诿拖延又支吾了半天之后,这些学生终于承认说:等他们自己将来成为皇家海军的指挥官或舰长的时候,他们希望能告诉人家,他们曾经踢过国王的屁股。
没有任何人喜欢别人的批评,但绝对不可能不受批评。当初我希望周围的人都认为我非常完美。要是他们不这样想的话,就会使我忧虑。只要哪一个人对我有一点怨言,我就会想法子去取悦他。可是我所做的讨好他的事情,总会使另外的一个人生气。最后我发现,我愈想去讨好别人,避免别人对我的批评,就会使我的敌人增加。虽然我们不能阻止别人对自己做任何不公正的批评,但我们可以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我们可以决定是否要让自己受到那些不公正批评的干扰。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只要自己心里知道你是对的就行。
只要你超群出众,你就一定会受到批评,所以还是趁早习惯的好,尽你最大的可能去做,然后把你的破伞收起来,让批评你的雨水从你的身上流下去,而不是滴在你的脖子里。
冰哥哲理:把聪明放在“褡裢”的后面
著名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曾经讲过一个很经典的故事。
约翰和汤姆是相邻两家的孩子,他俩从小就在一起玩耍,约翰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通,他知道自己的优势,自然也颇为骄傲。汤姆的脑子没有约翰的灵光,尽管他很用功,但成绩却难以进入前十名,与约翰相比,他从心里时常流露出一种自卑。然而,他的母亲却总是鼓励他:“如果你总是以他人的成绩来衡量自己,你终生也不过只是一个‘追逐者’。奔驰的骏马尽管在开始的时候总是呼啸在前,但最终抵达目的地的,却往往是充满耐心和毅力的骆驼。”
聪明的约翰自诩是个聪明人,但一生业绩平平,没能成就任何一件大事。而自觉很笨的汤姆却从各个方面充实着自己,一点点地超越着自我,最终成就了非凡的业绩。约翰愤愤不平,以至郁郁而终。他的灵魂飞到了天堂后,质问上帝:“我的聪明才智远远超过汤姆,我应该比他更伟大才是,可为什么你却让他成为人间的卓越者呢?”
上帝笑了笑说:“可怜的约翰啊,你至死都没能弄明白:我把每个人送到世上,在他生命的‘褡裢’里都放了同样的东西,只不过我把你的聪明放到了‘褡裢’的前面,你因为看到或触摸到自己的聪明而沾沾自喜,以至误了你的终生!而汤姆的聪明却放在了‘褡裢’的后面,他因看不到自己的聪明,总是在仰头看着前方,所以,他一生都在不自觉地迈步向上、向前!”
每一个人都应该永远记住这个真理,只有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禀性和天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实现人生价值的切入点,你只要按照自己的禀赋发展自己,不断地超越心灵的绊马索,你就不会忽略自己生命中的太阳,而湮没在他人的光辉里。
冰哥哲理:世界并不只有我和你
兄弟二人分父母留下的两间破草房,哥哥斤斤计较,破坛破罐都不放过,还千方百计霸占属于弟弟的那间破房子。
弟弟一气之下,索性把家产都给了哥哥。独自去外面闯世界。
多少年过去了,弟弟历尽艰辛终于发家,而在家的哥哥却依旧穷困潦倒,仍住在破草房里。
弟弟却淡然一笑:“你算计了我,只想着在家里怎样战胜我,我却想着在外面怎样战胜更多的人,所以我们兄弟才有不同的结局。”
细细想来,弟弟的话的确不无道理。从古至今,凡兄弟分家时,计较得最厉害的那个往往是最后过得最一般的,相反不争不抢的那个却会在后来过着红火的日子,远胜于工于心计者。
故事里自以为聪明的哥哥以为算计了弟弟便得到了幸福,结果却恰恰相反。他不知道,这世界其实并不只有他们兄弟两个人,打败了弟弟并不意味着拥有了整个世界。
还有一个故事。
有同窗二人,同样勤奋,同样优秀,又属同乡,交情甚好。只是一个家富,有钱购买大量的复习资料,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一个家贫,买不起那些宝贵的资料,成绩稍逊。于是家贫的屡屡向家富的求借资料,而家富的也总是有求必应,家贫的因有了这些资料,成绩直线上升,很快进入班里前三名,大有赶超第一之势。
这时候,家富的心里起了变化,担心被家贫的超过,多了一个竞争对手,便开始藏了心眼,于是友谊悄悄地变了质。以后,凡家贫的来借资料时,家富的便找出种种理由予以婉拒。
家贫的多次被拒后,终于明白了此中的缘故。
但他并未指责对方,只淡淡地说了句:“世界不是只有你和我。赢了我不算真的赢,赢了自己才是真的赢。”
家富的悚然一惊,几经反省后,不禁自愧于自己视野的狭窄,于是重又欣然把资料借给家贫的。
两人的友谊又深厚如初,在学业上彼此鼓励相互探讨,后来双双考入理想的大学。
不可否认,这个世界的竞争是激烈的,但我们在激烈竞争的过程中有时也不免陷入这样的误区:过多地注重自己与别人的竞争,却在无意中忽略了自己与自己的竞争;过多地追求事业的无限“大”,却在无意中进入了自己内心的无限“小”。从这个意义上说,赢了身边的人其实并没什么,赢了自己才是真的赢。
世界并不只有你和我。它大着呢!正像每个人的心胸一样。不是吗?
冰哥哲理:给自己一个机会
我的朋友伟是一家公司的人事主管,经他手选聘的人才有一百多人,谈起应聘的话题,他简直是滔滔不绝。
他说他见到的最多的是那些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一点社会经验都没有,虽然很多人怀揣本科甚至是硕士文凭、学位,但是在他这个业余大学毕业的考官面前,总是露出一种底气不足或者太嫩的样子,许多机会不是他不愿给,而是他们自己放弃了。
有一次,一位本科生到伟那里应聘,伟看了他的简历后,对他很感兴趣,在心里已经给他打了70分了,只是接下来的谈话出了问题。
伟很随意地问他:“对这份工作喜不喜爱?”
他犹豫了一下说:“我会慢慢喜欢上这份工作的。”
伟警觉起来,追问道:“这么说,这份工作对你来说并不是太理想?”
他点了点头说:“没办法,我学的专业面太窄,不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你知道,所学非所用是件令人痛苦的事。”
伟想,你这是拿我们公司作跳板呀,有了理想的工作你马上跳槽。伟想放弃他,但是,伟从他的简历中看到他来自一个
极贫困的山区,一个穷山僻壤的小山村能出这么一个人才实属不易,他还是决定再给那个青年一个机会。于是他不动声色地说:“你先回去好吗?一周内我们会做出决定,你可以打电话来问结果。”
那个青年站起来,向门口走去。
伟见他竟没向自己要电话号码,有些失望。当那个青年将要走出门去时,伟终于忍不住叫住他,把电话号码抄给他说:“你可以打这个电话,我随时都在。”
那个青年接过纸条看也没看,塞进口袋,转身默默地走了。
伟想,只要他打电话来,我就录用他。但是,结果是那个青年自己放弃了。
我没有机会采访到那个有着本科学历的青年,无法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是他没有打电话的那1元钱?还是他对这份工作已经失望?或者是他找到了更理想的工作?如果他后来知道伟已经打算录用他了,他会不会后悔?
当我把这个故事讲给更多的正处在择业中的青年听时,他们无不惊讶地瞪大眼睛说:“那个青年怎么这么迟钝!”
我问他们:“想一想,在你们的应聘过程中,说没说过这种很蠢的话?有没有忽略过人事主管或考官的这种暗示?”
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低下了头。
有时候,不是别人要放弃你,而是你自己放弃了自己。很多机会都是自己给予的,向前走一步,就可以撞个花香满怀,这一步,你为何不走?你连试试的勇气都没有,那你怎么会成功?
冰哥哲理:比三个商人更精明的专家
年4月5日,美国谈判专家史帝芬斯决定建个家庭游泳池,建筑设计的要求非常简单:长30英尺,宽15英尺,有温水过滤设备,并且在6月1日前竣工。
隔行如隔山。虽然谈判专家史帝芬斯在游泳池的造价及建筑质量方面是个彻头彻尾的外行,但是这并没有难倒他。史帝芬斯首先在报纸上登了个建造游泳池的招商广告,具体写明了建造要求。很快有A、B、C三位承包商前来投标,各自报上了承包详细标单,里面有各项工程的费用及总费用。史帝芬斯仔细地看了这三张标单,发现所提供的抽水设备、温水设备、过滤网标准和付钱条件等都不一样,总费用也有不小的差距。
于是4月15日,史帝芬斯约请这三位承包商到自己家里商谈。第一个约定在上午9点钟,第二个约定在9点15分,第三个则约定在9点30分。三位承包商如约准时到来,但史帝芬斯客气地说,自己有件急事要处理,一会儿一定尽快与他们商谈。三位承包商只得坐在客厅里一边彼此交谈,一边耐心地等候。10点钟的时候,史帝芬斯出来请一个承包商A先生进到书房去商谈。A先生一进门就介绍自己干的游泳池工程一向是最好的,建史帝芬斯家庭游泳池实在是胸有成竹、小菜一碟。同时,还顺便告诉史帝芬斯,B先生通常使用陈旧的过滤网;C先生曾经丢下许多未完的工程,现在正处于破产的边缘。
接着,史帝芬斯出来请第二个承包商B先生进行商谈。史帝芬斯从B先生那里又了解到,其他人所提供的水管都是塑胶管,只有B先生所提供的才是真正的铜管。
后来,史帝芬斯出来请第三个承包商C先生进行商谈。C先生告诉史帝芬斯,其他人所使用的过滤网都是品质低劣的,并且往往不能彻底做完,拿到钱之后就不认真负责了,而自己则绝对能做到保质、保量、保工期。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比较就好鉴别。史帝芬斯通过耐心地倾听和旁敲侧击的提问,基本上弄清楚了游泳池的建筑设计要求,特别是掌握了三位承包商的基本情况:A先生的要价最高,B先生的建筑设计质量最好,C先生的价格最低。经过权衡利弊,史帝芬斯最后选中了B先生来建造游泳池,但只给C先生提出的标价。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谈判终于达成一致。就这样,三个精明的商人,没斗过一个谈判专家。史帝芬斯在极短的时间内,不仅使自己从外行变成了内行,而且还找到了质量好、价钱便宜的建造者。
这个质优价廉的游泳池建好之后,亲朋好友对其赞不绝口,对史帝芬斯的谈判能力也佩服得五体投地。史帝芬斯却说出了下面发人深省的话:“与其说我的谈判能力强,倒不如说用的竞争机制好。我之所以成功,主要是设计了一个公开竞争的舞台,并请这三位商人在竞争的舞台上做了充分的表演。竞争机制的威力,远远胜过我驾驭谈判的能力。一句话,我选承包商,不是靠相马,而是靠赛马。”
冰哥哲理:最糟糕的还没来
从中等秘书专科学校毕业后,20岁的我来到上海求职。意料之中却又难以接受的是:在这座繁华而竞争激烈的城市,很多高学历的本地人都在四处寻找工作。每一次,当不会讲上海话的我被对方彬彬有礼而又冷淡地拒绝后,我总是深呼吸,对自己说:“最糟糕的还没来。”就在第43次说完这句话之后,我被一家传媒公司录取了,成了平面部经理的秘书。我带着有些僵硬的微笑,和未来的上司打了个招呼。“最糟糕的还没来”,转过身的刹那,伴着泪水,我又禁不住脱口而出。
每天工作从早晨整理经理办公室的文件开始,为经理冲咖啡、打字、复印、传真,还有接电话。我没有时间抱怨,因为我要为每个月的薪水而努力。晚上,回到自己租的地下室,常常是换下套装就沉沉地睡去。半个月后,我终于习惯了格子间里的白领生活,习惯了每个人称我为“Halen”,开始微笑着品尝“东方明珠”下的精彩,欣赏黄浦江畔的生活。
经理去深圳参加一个品牌时装广告代理竞标会,行前嘱咐我把最近一段时期的广告资料按日期整理好。在他还有三天回来的时候,我提前完成了工作。兴冲冲地把整理好的文件放到经理办公桌上时,那枝倍受经理珍爱的“派克”笔被文件夹扫到了地板上。我俯身寻觅的时候,该死的高跟鞋一不小心毫不留情地把笔踩断了!全身的血一下涌上来,捧笔在手,大脑竟是一片空白。缓过神儿来后,我还是把断笔从垃圾中翻出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决定依照原样去买枝新的。可是,等我赶到“派克”笔专卖店,一看价钱,几乎吓晕过去:元啊!那一刻我沮丧到极点,脑海里有两个小人儿不断地在打架,一个让我赶快从公司溜之大吉,另一个却让我坚持下去……最后,还是后者占了上风。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最糟糕的还没来,怎么能当逃兵呢?
于是,我向要好的同事借了块钱,赶在经理回来之前把新笔放在了老位置。经理似乎并没发觉他视若珍宝的“派克”笔已被移花接木,而是兴奋地和我说着竞标会上的见闻。“上海还有一家私人工作室参加竞标,是个很强的对手。我们一定得努力争取,如果成功的话,这将是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单。”我嘴上应和着,心里则一直在暗自庆幸躲过了小小的一劫。
半个月后的一天,经理对我说:“Halen,你去图片社把我们上次拍摄的胶片取回来,一定要注意安全,这是我们这次投票的核心,丢了可是没有办法弥补的!”图片社在浦东开发区,我坐渡轮渡过黄浦江,很顺利地拿到了胶片。回返时,渡轮已经启动了,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婆却提着竹篮,踉跄地从船尾小跑过来,用上海话慌张地喊道:“等一下,让阿拉下去。”路过我身边的时候,阿婆一个趔趄,几乎摔倒。船老大不肯停船,怕麻烦。我感觉阿婆一定有什么急事要办,就忍不住替她哀求船老大,船老大还算给面子,尽管不是很情愿,还是把船靠了岸,我搀起阿婆的胳膊,将她送下船。
渡轮重新启动了,阿婆站在岸上挥手道谢之后,匆匆离去。这是我来到上海后第一次有上海人对我说“谢谢”,我不免有些洋洋自得。当我被潮湿的江风吹醒,发现那袋胶片不翼而飞时,船已经是在江中心了。我从船头走到船尾,急得几乎跳江。有人用上海话窃笑:“外地人真是……”
肯定是扶阿婆下船的时候掉的,渡轮靠岸后,我返回对岸去找。我寄希望于阿婆发现了那叠对她来说毫无用处的胶片,等在码头……可是这丝希望很快就被无情地击碎了。“会不会被人扔进垃圾桶?”我顺着码头分别向不同的方向翻了6个垃圾桶,根本没有纸袋的踪影。“不会是掉在江里面了吧?”我终于忍不住,蹲在码头上大哭起来。看来,这次我是真得逃跑了。上次把“派克”笔踩断,我虽然背上了一笔不小的债务,却还可以挽回。这次,就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了。这袋胶片是公司花高价请著名模特、一流摄影师去苏州、周庄拍摄一个礼拜的结晶,一旦丢失,这次竞标就算彻底玩完!
可是,冷静下来后,我觉得还是不能逃跑。最糟糕的还没来!我想起渡轮上那些开口闭口“阿拉”不停的上海人,如果我放弃,就意味着我这位外地打工妹更让“阿拉族”瞧不起。我不能逃避自己该负的责任,必须为自己的尊严找回胶片,就算找不到,我也要给公司一个说法。
我在码头附近问了很多人,也没有得到关于阿婆、关于胶片的任何线索。就在我一筹莫展之际,手机响了,是经理打来的。“Halen,怎么还不回来?你已经替公司打了一个大胜仗!”
我莫名其妙地赶回公司,看到经理正和阿婆以及一个陌生的年轻人交谈,那袋丢失的胶片就放在经理的办公台上。“你是Halen?”年轻人微笑着说,“这位是我母亲,今天她来看我。我不在,她就为我煮了粥。可是离开的时候,却忘记关火。幸亏你帮她拦住了船老大,不然我的工作室就化为乌有了。”经理也微笑着走过来:“这位是何先生,就是我说过的竞争对手。不过,现在我们已是合作伙伴了。”
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我说过,最糟糕的还没来吗!你看,只要你善良,只要你坚持,只要你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努力地去寻找解决的办法,最糟糕的就永远也不会来!
冰哥哲理:把握贫穷
在埃塞俄比亚阿鲁西高原上的一个小村里,有一个小男孩每天腋下夹着课本,赤脚上学和回家,他家离学校足足有10公里远的路程。贫穷的家境使小男孩不可能有坐车上学的奢望,于是,为了上课不迟到他只能选择跑步上学。每天小男孩都一路奔跑,与他相伴的除了清晨凉凉的朝露和高原绚丽的晚霞,还有耳旁呼啸而过的风声。
若干年后的今天,这个曾经夹着课本跑步上学的小男孩在世界长跑比赛中,先后15次打破世界纪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长跑运动员。他,就是海尔?格布雷西拉西耶。由于早年经常夹着书本跑步。以至他在后来的比赛中,一只胳膊总要比另一只抬得要稍高一些,而且更贴近于身体———依然保留着少年时夹着课本跑步的姿势。
如果不是贫穷,也成就不了今天的世界冠军。今天,当海尔?格布雷西拉西耶回顾自己那段少年时光时,他不无感慨地说:我要感谢贫穷。其他孩子的父亲有车,可以接送他们去学校、电影院或朋友家。而我因为贫穷,跑步上学是我别无选择的,但我喜欢跑步的感觉,那是种幸福。
是的,我们谁都不希望贫穷,我们谁都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可当我们别无选择地遭遇贫穷时,我们要学会把握贫穷给予我们的力量,就像格布雷西拉西耶,因为别无选择而跑步上学。
冰哥哲理:自己的看法
网友传了一个笑话给我:联合国出了一道题目,请全世界的小朋友作答:“对于其他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小朋友会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非洲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粮食”;欧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短缺”;拉丁美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请”;美国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其他国家”;亚洲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自己的看法”。
我看了之后,苦笑了很久。
我觉得创造出这个笑话的人真有深度,这确实是一针见血的讽刺:我们确实从小都知道什么叫做“自己的看法”,多数人总要挣扎很久,糊涂很久,才发现,啊!原来我活的人生“好像不是”我要的人生。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帮助,动动手指,请帮忙点击一下文章底部右侧的“在看”按钮,多谢。
作者简介:赵海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